-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年高三历史同步训练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doc
第1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思维发散] 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的进步eq \b\lc\{\rc\ (\a\vs4\al\co1((1)铁路:19世纪80年代,修筑唐胥铁路,, 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到“九五”期末,, 铁路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轮船: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 破了列强垄断的局面。开始了中国水上, 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3)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4)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了我国第一架飞, 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2.通讯的进步eq \b\lc\{\rc\ (\a\vs4\al\co1((1)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 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 线路,甲午战争前夕,形成了电讯网络。,(2)无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装置了无线, 电台。,(3)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 一家电话局。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以, 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2003年末,, 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跃居世界, 第一位。))
轻巧识记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冲击:西方三次工业革命。
两个特点:半殖民地性、发展不平衡性。
三种通讯方式:电报、电话、互联网。
四种交通工具: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eq \b\lc\{\rc\ (\a\vs4\al\co1((1)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 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2)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3)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4)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的《新青年》。,(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中华》《新华, 日报》。,(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民日报》等。))
2.影视业eq \b\lc\{\rc\ (\a\vs4\al\co1((1)《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2)《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的历史。,(3)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 电视事业的诞生。))
3.“第四媒介”:互联网,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图示图解] 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主题一 影响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及社会影响
1.主要因素
(1)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
(2)在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增多,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3)新思想的不断传入,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4)中国政府推行的各种改革,如晚清政府的“新政”、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措施等,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社会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讲史料
史料一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导读 史料一表明辛亥革命中宣传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说明辛亥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
史料二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导读 史料二反映了从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冲击了旧的习俗。
练史料
史料 (x·天津高考,节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