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棕壤镉污染的电动修复及肥力的提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黄棕壤镉污染的电动修复及肥力的提升
句炳新1,蔡静萍3,陈丰2,陈丽萍3,申哲民1,陈学军1,王文华1
1.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2.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 200030
3. 上海市浦东新区环保局,上海 200135
近些年来,有关施加电场以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报道较多,但是关于电动力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方面的报道很少。文研究了电动力学(1 V·cm-1)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修复前后测量的指标有土壤有机质(SOM)、pH、电导率 (EC)、氧化还原电位(ORP)、有效氮、速效磷 、速效钾 。镉质量分数约为100 mg·kg-1的模拟污染土壤经电动力学处理60 h后,镉的平均去除效率为71%。土壤中的有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平均增加38.49%、47.55%和26.81%,同时TOC也增加了7.96。总之,电动力学修复后,土壤的肥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研究结果表明,电动力学在有效去除土壤中镉的同时还能提升土壤的肥力,是一种可行的土壤修复技术。
电动力学;土壤肥力;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5-0997-06当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镉、汞、铅、铬、砷等生物毒性显著元素的污染,而在所有的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元素中,镉以移动性大、毒性高、污染面积最大被称为五毒之首。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污灌农田已扩大到1.4×106 hm2其中Cd污染耕地1.3×104 hm2涉及11个省市的25个地区每年生产镉米(是指Cd质量分数超过1.0 mg·kg-1的糙米长期食用会引起骨痛病,因而禁止食用)5.0×107 kg[1]。上海蚂蚁浜地区受Cd污染土壤中Cd的质量分数平均21.48 mg/kg,最高达130 mg/kg[2]。
Cd污染既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又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酶的活性,降低土壤中生化过程的速度,明显抑制土壤有机C、N、P的活化和矿化进程,降低土壤肥力,还可影响土壤性能[35]。高浓度的Cd可降低土壤氨化速率。Kandeler等人研究表明,随Cd污染加重,大大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多样性,显著降低涉及N和S循环的各种酶活性,从而破坏土壤养分循环[3]。因此,发展高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对于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工程修复、土壤淋洗、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热解吸、化学固定法等。电动力学修复(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是近十几年出现的新技术,该技术通过施加于污染土壤两端的低压直流电场,达到强化处理污染物的目的。施加电场的主要作用有两个:电解产生的氢离子将土壤结合态的污染物转化为自由离子态,便于在电场中迁移提供污染物迁移的原动力。电动力学修复的机理有三个电迁移—根据带电离子所带电荷的正负分别向阴极和阳极迁移电渗析—土壤空隙流体在电场作用下由阳极向阴极的流动电泳—土壤中带电颗粒和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
电动力学修复过程中,电极表面发生水的电解。反应如下:
阳极反应:2H2O-4e-→O2↑ (g)+4 H+ E0= -1.229 V
阴极反应:4H2O+4e-→2H2↑ (g)+4OH- E0= -0.828 V
电动力学修复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与化学清洗法和化学还原法相比,具有耗费人工少,接触毒害物质少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电动力学修复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对污染土壤的现场电动修复进行了初步试验,如美国环保局(EPA)和美国军队环境中心(USAEC)等都开展了污染土地现场修复研究[6]。
正是由于Cd污染降低了土壤肥力,因此在应用电动力学修复Cd污染土壤的同时,考察土壤肥力变化情况是及其重要的。N、P、K是土壤中最为常见的三大营养元素,而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又是最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态,是较常用的土壤肥力评价因子。目前,有关通直流电下电动力学对土壤肥力影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考察直流电下电动力学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及土壤肥力(TOC、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情况。
Table 1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experimental soil specimen
机械组成(质量分数)/% pH CEC
/cmol·kg-1) TOC
/(g·kg-1) ORP
/mv EC
/(μS·cm-1) 有效N
/mg·kg-1) 速效P
/mg·kg-1) 速效K
/mg·kg-1) 砂粒 粉粒 粘粒 36.3 53.1 10.6 5.84 17.06 4.47 225 877 30.18 6.67 10.48 1.土壤2.阳极3.阴极4.阳极室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 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人力资源管理开题(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最新】.docx VIP
- 《生产调度与控制实务》课件.ppt VIP
- 2025水电工程信息分类与编码第4部分:水工建筑物.docx
- PMP项目管理培训课件项目.pptx VIP
- xx公司集团中铁工程部内部管理制度.doc VIP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资格证书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说明书8.pdf VIP
- 外研版小学三年级的英语第一单元试题.doc VIP
- 经济学原理(第8版)微观经济学曼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