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剖析园林借景相关内容
剖析园林借景相关内容
摘要:本文对借景这一园林造景传统手法在古代的实践、理论及其内容、手法、创造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园林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借景;内容;手法;创造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king of the landscape in the ancient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theory and its contents, methods, creation and so are summarized,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 landscape; scenery; content; manipulation; create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巧借自然环境,必受环境的支配,没有规则可循,问题是能否巧妙地利用环境。必须重视设计前的相地、人流路线的组织,以及确定适当的借景时机和眺望视角。远借要隐,近借要露,邻借或隐或露,互借则变幻迷离,往往出现于似隐非隐,似露非露之中。只要巧于构思,巧于因借,必得佳景。
1 .古代的实践和理论
初期借景,大都利用天然山水。如晋代陶渊明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妙处在于一“见”字,即从有意无意中借得之,极自然与潇洒的情致。滕王阁借赣江之景,“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借景比较具体的,有明人徐霞客《滇游日记·游罗园》:“建一亭于外池南岸,北向临池,隔池则龙泉寺之殿阁参差。冈上浮屠倒影波心,其地较九龙池愈高,而陂池罨映,泉源费漾,为更奇也。”现存古代园林中,巧于因借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北京颐和园远借玉泉山宝塔,无锡寄畅园仰借龙光塔,苏州拙政园屏借北寺塔。
借景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提出来,则始现于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计成提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对园外“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田舍、空地,“尽为烟景”,有利于“登望徒倚,临远凭空,广视逖听,靡有不通”。“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借景之重要,计成称为“林园之最重要也”,“虽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
2.借景的内容
计成在《园冶》中提出“园林巧于因借”。“因”者,是就地审势的意思,“借”者,景不限内外,所谓“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这种因时、因地借景的作法,大大超越了有限的园林空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借景的内容非常广泛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借形。形是园林中借得最多的内容。园林中主要采用对景、框景、渗透等构图手法,把有一定景效价值的远近建筑物、建筑小品以及山、水、动物、植物等自然景物纳入画面。如远岫屏列、晴岚塔影、飞阁流丹、长桥卧波、丹枫如醉。在古典园林或现代园林中都不难找到借形组景的例子。
2.2借色。风云雨雷等天文气象景物和各种花木的花色、叶色等,为我们提供了极妙的借景内容。以避暑山庄为例,在西山近湖处设“锤锋落照”亭,居此可领略夕阳抹金,真是匠心独运。拙政园雪香云蔚亭、留园佳晴喜雨快雪之亭,亦是借色组景。随着季节的改变,植物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桃红柳绿,红枫似火,如能借来,即成佳景。
2.3借声。自然界的声音多种多样,园林中所需要的是能激发感情、颐情养性的声音。古典园林中,远借寺庙的暮鼓晨钟,近借溪谷泉声,秋夜借雨打芭蕉,春日借柳岸莺啼等。拙政园留听阁可领略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情;松风亭度其意为“万壑松风”,西风惊绿,更觉空间的幽静。
2.4借香。在造园中,利用植物散发出来的幽香以增添游园的兴致,别有一番滋味。古典园林中常于池中植荷,除取其形、色的欣赏价值外,尤贵在夏日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拙政园远香堂,夏日荷风扑面,清香满堂。留园闻木樨香轩,遍植桂花,开花时异香袭人,意境十分优雅。
2.5借人。把人借入园景中,顿添几分生气。如寻芳水滨、踏青原上、弹琴竹里、渔舟唱晚等。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狮子林指柏轩可谓借人成景之例。
2.6借影。景物在光线下可产生斑驳、变幻的投影,在水中、镜中可形成影像,巧借这些“影”能取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避暑山庄“水中月”一景,是一个极妙的借影组景的例子。拙政园的倒影楼、塔影亭以及杭州西湖“三潭映月”都是借影成景的佳例。
以上所举还不足以概括可资因借的内容,大自然中可资因借的对象很多,有待造园者进一步寻觅发掘。
3.借景的手法
造园者要巧于因借,做到临机应变,景到随机,无拘可牵。常用的借景手法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刍议管道焊口TIG焊接技术研究.doc
- 刍议管道焊接质量控制.doc
- 刍议箱梁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应用.doc
- 刍议绿化养护相关问题.doc
- 刍议绿化养护有效管理.doc
- 刍议绿化养护管理具体措施.doc
- 刍议绿化施工有效管理.doc
- 刍议绿色建筑设计要点与原则.doc
- 刍议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doc
- 刍议耐践踏地被植物相关内容.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