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形成教案设计.docVIP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形成教案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教案 课 题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际 关系的影响; 通过对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能够利用课本中的图表及附件材料,论证文字资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义、 强权政治的意识。 教学重点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的背景 教(学)具、资料 多媒体 教学难点 美苏的“冷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世界人民一起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世界人民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灾难后,在治疗战争创伤的同时祈求世界和平,然而“二战”结束了,战时反法同盟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能够继续维持下去?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24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冷战”兴起的背景 1、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 (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资本主义) “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军事上,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53.9%)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的74.3%),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4万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并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3)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资本主义) 英国在二战中损失兵力120万,军费开支几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国家预算的4/5被用于军事需要,战争使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共欠外债350多亿美元。 法国在战争中曾经被德国占领,战后才依靠盟国的力量恢复了作为大国的地位,但实际上法国实力已经严重衰退,海外殖民地几乎全部丧失。 教学过程 2、美苏关系的变化 (1)国家利益的冲突(最根本); 国际关系领域流传着19世纪英国首相巴麦尊 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对方的独立平等地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对方的内政,侵犯对方的利益,损害对方的主权。 (3)两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 (4)英国推波助澜的作用(丘吉尔“铁幕”演说); 思考题: 你认为应该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关系的原则吗? 不应该。各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都有权力选择 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不但应该,而且可以和平共处。 应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不干涉别国的内政。(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冷战”的具体表现 阵营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杜鲁门主义”(1947) 欧共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 经济 “马歇尔计划”(1947) “经互会”(1949) 军事 “北约”(1949) “华约”(1955) “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代理人战争)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3.12) A、含义:P106 B、实质:干涉别国内政,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 C、标志:“冷战”的正式开始,两极对峙格局初步形成; 2.“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援助西欧的目的很明显,一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来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二是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首的战后格局。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复兴经济的方案,故名“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 一次大规模运用,对于复兴西欧、抗衡苏联起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后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面对美国抛出马歇尔计划后,对东欧国家也颇有诱惑力,东欧各国曾希望通过接受马歇尔计划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以恢复经济。但由于马歇尔计划是想使整个欧洲摆脱苏联的控制和影响,因此遭到苏联的拒绝,东欧各国也只好仿效苏联。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