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情字油田黑46区块影响剩余油分布因素分析
大情字油田黑46区块影响剩余油分布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大情字井油田青山口组的沉积环境、物源等地质特征,再通过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的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储量丰度,得出了黑46区块剩余油分布主要控制因素有:储层非均质性、断层、注采井网等。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为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剩余油;渗透率;物性;采出程度
中图分类号:TE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in block Hei 46 of Daqingzi oilfield
yangsonglin①
(①College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266510)
[第一作者简介:杨松林,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要从事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Email:396487737@]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madeQingshankou formation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clear in Daqingzijing oilfield, provenance and other geological features, combined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remaining oil saturation, residual oil reserves abundance, the black 46 blocks of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of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contain tomography, injection-production pattern. The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apping the potential of remaining oil in oil field.
Key words: Residual oil; permeability; physical properties; recovery degree
1引言
油藏在开采前是一个相对静态的平衡系统。投入开发后,由于钻井、注水、开发工程作业措施,使得油藏变为一个动态的非平衡系统。在这一非平衡系统中,部分地区或层段驱替程度高、油气采出程度高,而另一些地区驱替程度低、油气采出程度低,从而形成剩余油的分布。本文通过研究大情字油田黑46区块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明确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为同类型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了重要依据。
2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
2.1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
储层非均质性是剩余油形成的关键因素。非均质性的参数包括砂体的几何形态、砂体厚度、渗透率、渗透率变异???数、渗透率极差等等,在注水开发中,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剩余油的分布。
图1 qn1-12-1小层剩余油储量分布图 图2qn1-12-1小层渗透率分布图
Fig.1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in qn1-12-1 layer Fig. 2 permeability map in qn1-12-1 layer
储层非均质性在平面上的变化影响到注入水在平面上的波及效率及剩余油的分布范围,注入水首先沿相对高渗透率部位突进,位于高渗透条带上的油井见效快,见水早,注采井之间形成一个注采通道,致使渗透率较差的区域成为剩余油分布集中地带(图1)。如图2为 qn1-12-1小层渗透率平面图,共有三个渗透率相对较高区域,情24-20、情22-18井区,情东4-06、情12-1井区及情16-2、情16-6、情16-10,情14-4高渗条带,渗透率比较高,注入水很容易沿渗透率高的地方注入,造成高渗区含油饱和度下降,而渗透率比较低的地区由于注入水很难突进,造成剩余油富集。
平面上储层非均质性大的区域尤其是岩性尖灭区,物性变化比较明显剩余油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形考任务1-5答案(国开电大).docx
- 山东省泰安市生物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docx VIP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docx VIP
- 2025年工业废气治理工(中级)职业技能理论考试题库.doc VIP
- 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ppt VIP
- 电源潜在失效模式分析.pdf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ppt VIP
- 北控水务集团笔试题目资源.pdf VIP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各地真题)word版.docx VIP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造房子》单元小结课件(2025新教材).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