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县志考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山县志考略.doc

香山县志考略 旧志研究 香山县志考略 ◇赵艳珍 香山建县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 割南海,番禺,东莞,新会四县濒海之地置香山 县,范围包括今天的珠海,中山及澳门等地区, 延续至1925年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在这近800 年的时间中,有文字记载的《香山县志》共有九 部,本文将从版本,凡例等方面对《香山县志》 作一初略的考究. 一 ,九部志书,贯穿县史 香山建县以来,从元至明从未组织过纂修志 书.第一部《香山县志》修于明永乐年间 (1403--1425年).永乐中,署儒学事在全县聘请 能者纂修县志,士大夫们一致推举本县乡贤容悌 与编纂.容悌与,字行白,香山乌石人,别号云 岚,厚学博行,曾经修过明经,擅长文字书写, 着有《云岚集》数卷.这部由容悌与总纂的志书 虽然被誉为是香山县的初志,但最终却没有流传 至今.到了成化甲辰(1484年),香山县庠生黄 经在第一部县志的基础上加以增补,编纂成新志, 于是有了香山历史上第二部志书.黄经,字子常, 麻洲人,自少至老手不释卷,在县邑的东林山下 建筑古堂,自号山海子,读书谈道,吸引了香山 众多好学者跟从.黄经乃举人出身,曾任沾益州 同知等职,除了编纂《香山县志》外,还编纂了 《滇阳第--)ll志》,并着有诗文等共千余首.只可 惜这部志书同样没有见诸于现世 现存最早的《香山县志》编修于明嘉靖年间. 邑犹苦.……正如庞景忠所说,侯之亟亟葺 此,盖有隐忧焉.④在明王朝灭亡末日即将来临 之际,亟于完成修纂,草草了事,自是不难理解. 明清广州的地方志书,因政府更加重视,并 采用官修绅纂模式,吸引大批学者名流参与,其 学术品味和质量得以提高.同时,其弊端亦可谓 不少,如仓促成书而导致讹误,繁芜,阙略;一 味因袭而导致雷同,刻板,陈旧,不能充分反映 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等等.这一切,都值得当代 修志者深思. 注释: ①参考李默编着《广东方志要录》,广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 ②《隋书?经籍志》. ③⑥⑦⑧⑨⑩⑩⑩⑩⑤⑩④⑨③③③⑤③③⑦⑨李默编着《广东方志要录》,广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 年.第27页.第20页.第25页.第18页.第21页.第3页.第61页.第22页.第28页.第26页.第52页.第59 页.第60页.第61页.第61页.第96页.第22页.第25页.第29页.第27页.第31页. ④清张九征等.(康熙)《镇江府志》张九征序,清康熙十三年刻本. ⑤清王效通等.(康熙)《通州志》王宜亨序,清康熙十三年刻本. ⑩雍正八年刻本《从化县志》张经纶《增修县志跋》. ⑥明郑升修《番禺县志》序. ⑩乾隆魏绾修《南海县志》布政司使程仁圻序. ⑩王之麟修康熙《番禺县志》序. ②清徐凤来修,许岱岳增修《增城县志》卢弼康熙二年序. ⑤光绪戴肇辰修《广州府志》史澄序 ④明朱光熙修崇祯十五年抄本《南海县志》庞景忠序,中山图书馆据北图藏本缩微胶卷. (作者单位:广州市志办) 专一2007/651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福建籍举人邓迁任香山 县知县,政教兼举,聘请县文学齐启和郎良, 胡君礼开局纂修新县志,同时聘请香山籍名人黄 佐①予以总纂裁定.黄佐接受聘请后,制订了凡 例,令门人杨维震等撰次论列,黄佐亲自加以 润色.嘉靖《香山县志》共八卷,同治年问的 《香山县志》评价其为_二百余年之旷典,一朝具 举彬如也 清代共有香山县志六部,前五部分别纂修于 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和宣统年间,各由当时 香山知县申良翰,暴煜,祝淮,田明曜,厉式金 主修,欧阳羽文,李卓揆,黄培芳,陈澧,汪文 炳及张丕基总纂.《香山县乡土志》编修人员不可 考,但所记之事下限截止于清宣统年问,该志成 了香山县最后一部县志. 清代的首部县志始修于康熙十二年(1673 年).康熙初,清廷要求各省郡县修辑志书,报上 史馆以便汇成一统志.十年,泾阳人申良翰以举 人身份任香山县知县,申良翰一上任就与教官欧 阳羽文一起,倡修文庙,继修邑志.这部志书从 十二年始修,自夏徂冬历时三年完成,史称为申志, 乾隆年问纂修的《香山县志》又被称为暴志: 乾隆15年(1750年),香山知县暴煜②在任期问, 认为康熙年间所修志书跨跃时空已经八十多年, 并且时政之大者多阙然未备,于是在先前黄令 所编志稿的基础上,聘请邑绅孝廉李卓揆等人在 丰山书院的鉴亭开局专司简笔,祝淮在公务闲 暇之余参与校订,续修,凡四阅月而志 道光年问的县志编修于道光六年(1826年), 由泰泉先生黄佐的孙子黄培芳总纂而成.道光六 年腊月,在七十余年未修香山县志的情况下,香 山县知县祝淮与乡绅议定重修县志.修书给时居 广州的黄培芳,请他继承祖业予以总纂,同时礼 聘进士彭年等6人.于次年春在城两开局,各都 都设立了采访局.分其劳任,专其核实, 为求尽善尽美,祝淮还聘清了博学者南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