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外和射电天文学
红外天文学 射电天文学 1. 红外天文学 红外线的发现: 19世纪初: W. Herschel 观测太阳 早期应用: 1869年: L. Rosse 月球的热辐射 1920‘s : E. Pettit, S.B. Nicholson: 行星和亮恒星 1949年: 苏联天文学家: 银河系中心成象,发现一个星云. 红外天文学 发展较慢的原因: 红外技术发展缓慢,高灵敏度探测器没有 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没有空间探测技术 大气本身的热辐射 : 300K ? 10 ?m 中红外 红外天文观测设备的发展 大气外观测 机载红外望远镜: NASA的Kuiper机载天文台,口径90cm(80年代) NASA的SOFIA机载天文台,口径2.5m (July 2002) 探空火箭 球载红外望远镜 1969年第一个。25cm口径,100?m, 观测银心 最大的 1m口径,美国Goddard空间飞行中心 红外天文观测设备的发展 大气外观测 红外天文卫星(IRAS): 1983年1月到1983年11月 USA(NASA),Netherlands, UK joint project 红外空间天文台(ISO): 1995年11月到1998年5月 ESA (欧洲航天局) 空间红外望远镜设备(SIRTF): 2003年8月25日(Space Infra Red Telescope Facility) NASA, Germany 红外天文观测设备的发展 地面大型红外望远镜 口径从3.6m到16m有十几架。 观测主要是红外波段几个大气窗口 J(1.25 ?m) ,H(1.63 ?m), K(2.22 ?m) L(3.6 ?m), M(5.0 ?m),N(10.6 ?m) ,Q(21 ?m) 中国的红外天文 1970‘s开始 1981年云南天文台1.0m镜实现 1982到1988上海天文台球载红外观测 1985年北京天文台(兴隆)1.2m红外望远镜 红外天文学的意义 Wien位移定律 宇宙中的低温物质能量辐射大部分在红外区 光的散射和吸收 红外辐射相对可见光而言,星际介质的吸收和散射较小 分子的转动和振动谱线 振动:近、中红外(2-30 ?m),转动谱线在远红外区, 许多原子和离子的发射线也在红外波段 红外天文学的重要贡献 太阳系观测 行星和彗星的内部能源 太阳系天体的起源 恒星诞生的细节 恒星从早期气尘物质塌缩而形成的过程及其随后的演化 恒星晚期演化的特征 星际分子的发现,分布和运动 分子谱线在红外、射电波段 : 分子天文学 红外天文学的重要贡献 5. 银河系气尘物质的分布 6. 银河系中心的结构 7. 新的河外天体,星系强红外辐射的来源 8. 宇宙模型基本物理量:减速因子的确定 9. 宇宙背景辐射的能量分布及其本质 红外波段的定义 红外线:0.75?m 到1000 ?m 近红外(NIR):? 2.50 ?m 中红外(MIR):2.50 ? 25.0 ?m 远红外(FIR): ? 25.0 ?m 红外光度系统(Johnson系统) 地球大气对天文(光学和红外)观测的影响 大气的吸收和散射 大气的热发射 大气湍流 大气的吸收 吸收: 入射辐射强度 I? 衰减 产生机制: 入射红外辐射与大气中气体分子相互作用 主要吸收分子 O3 10km到35km, 随地点和季节变化 CO2 城市上空,人类影响 H2O 随高度和地理位置变化 主要3km以下,6km以上几乎没有 大气的散射 散射: 尘埃、固体颗粒、云雾等对辐射有散射作用 ?? ∝ Q?-q 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大气的热发射 大气自身的热发射 ?? = ?? M ?(T) 当 ? (?m) ? 1,000/T (K)时影响大 地面大气均温300K, ? ? 3 ?m 大气辐射峰值波长 10 ?m 热发射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红外地面望远镜要放在高山上 夏威夷的Mauna Kea 4200m 智利 La Silla, Cerro Paranal 中国西藏 ???? 大气湍流 大气温度和密度的起伏引起大气折射率变化 可见光和红外都有影响,也称为天空噪声 影响: 星象抖动; 消光涨落; 天空发射起伏 大气湍流影响在短波比长波要严重,波长越长,影响越小。因此红外波段相对要好。 最主要的影响是降低望远镜角分辨率。 红外天文的观测仪器和方法 红外探测器 : 半导体材料 红外望远镜 : 调制技术 红外天文的新技术 : 红外干涉仪, 红外光谱仪 红外探测器 热辐射探测器(Bolometer): 红外辐射的热效应,入射的红外辐射加热探测器材料,从而改变其物理特性 半导体材料是理想的热探测器材料 探测率与波长依赖性很弱: 量子效率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管信教案.doc
- 算法面试100题.docx
- 管理,营销,销售,领导层该看的视频.doc
- 管理人员面试题精选.doc
-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贵在原创).doc
- 管理会计之谜与成因分析.doc
- 管理企划大赛营销方案.doc
-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8342764434.doc
- 管理会计对医院财务监管的影响.doc
- 管理会计论文-浅析责任会计.doc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九年级下册华中科大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二册(2016)电子工业版(安徽)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浙摄影版(2020)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下册浙摄影版(2020)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二册北京版(201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城市校园噪声污染对学生学习专注力影响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心理康复干预中的心理干预与社区支持联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024)中图版(北京)(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