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怀念“方正之路”铺石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香一瓣怀念“方正之路”铺石人

心香一瓣怀念“方正之路”铺石人   如果说北大是培育国家栋梁之才的园地,那末他就像园中的一颗石子、一抔沃土、一位老圃。当鲜花绽放硕果累累的时候,莘莘学子都会不约而同地聚到未名湖畔,情不自禁地捧起脚下的一抔泥土,捡起一颗石子,怀念那位“只问耕耘不计收获”的长者。他,就是顾小凤教授……   顾小凤教授   为“方正之路”铺石架桥   在互联网上凝目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挂出的顾小凤教授谢世讣告,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报效祖国无私奉献的足迹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离休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顾小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2013年11月10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79岁。   顾小凤教授1934年4月出生于上海市,194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进入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任职,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1964年毕业留校任教。   1979年顾小凤教授参加748项目“汉字信息处理照排系统”的研制,负责攻关的汉字终端软件,于1981年通过了部级鉴定。因汉字终端软件方面的杰出成就,成为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主要获奖者之一。   1985年顾小凤教授开始从事汉字识别技术的研究,是国内早期从事文字识别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他主持研制的手写汉字OCR系统在1990年通过部级鉴定,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在1992年完成了系统的商品化工作。   1990年顾小凤教授承担863项目“联机手写汉字识别技术”的研究,1995年研制告捷并向市场推出联机手写汉字识别产品——“方正如意笔”,产品的核心技术当时居国内领先水平。   顾小凤教授还多次主持了国内汉字识别技术的测评工作,在汉字识别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培养了一批汉字识别领域的领军人才。   顾小凤教授因在汉字信息处理及培养学生上的成就,于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   忆往昔,顾小凤教授当年的音容宛在,他留下的文字弥足珍贵,“国内手写识别技术起步相对冷清的局面,我也经常思考和与同行交流,结论是可能因键盘输入发展太快,上世纪80、90年代时输入法层出不穷。”……看今朝,互联网时代技术创新汹涌奔腾、日新月异、颠覆世界,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的接续问世,大大拓宽了“联机手写”的应用范围,造就了今天的辉煌。令人欣慰的是,顾小凤教授是计算机时代的弄潮儿,留下朵朵美丽的浪花。   惺惺惜惺惺   让人蓦地联想起王选教授   有“现代毕昇”之誉的王选教授先于顾小凤教授撒手未名湖畔,告别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想来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时空相会,仍然是心有灵犀,智慧相通,惺惺相惜。顾小凤教授在王选教授离世后有过一席朴实的讲话——《昨天,您就在我们身边》。   “1994年,鉴于王选教授的突出贡献,组织上奖励给他一辆小汽车。但他多次声明,汽车不是他个人的,是单位的,职工因公需要都可使用这辆车。那些年我养成了每天早晨步行上班的习惯。他多次对我说,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不要步行,一定搭他的车上班。后来每当遇到坏天气,他就让司机通知我坐车,更多的时候是他亲自打电话让我坐车。有几次我走得早,来电话时我已走了,到了办公室见到他时,他总流露出一些过意不去的表情,并一再嘱咐以后遇到坏天气要坐车。”   “对于激光照排制版这个项目,王选曾给予过大力支持,后来因多年不见效益,他就不太支持了。为此 项目负责人很有意见,此项目后来转到物理系。几年前在物理系开了一个激光制版成果验收会,原电子工业部郭平欣局长等多位领导到会。王选教授在会上发言,充分肯定了成果,并面对众多领导同志及项目负责人,就自己后期对该项目支持不够作了自我批评。态度诚恳,实事求是。王选就是这样的人,对自己处理不当的一些事情不会文过饰非,而是勇于自我批评,哪怕面对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   “人生难得一知己”。如果真可以时空对话的话,王选教授生前诸多感人肺腑的话,我们今天读来仿佛就是在与顾小凤教授促膝谈心啊!   “一个好的科学家或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才能带领队伍。什么叫好人?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这一标准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顾小凤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   “‘伏枥老骥’一语,最好是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今后衡量我们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骏。”顾小凤教授正是未名湖畔淡泊名利“甘做人梯”的“老骥”。   “计算机这样的新兴学科,技术发展和知识更新太快,年轻人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我们应该重点支持尚未成名、有才华、有潜力的小人物。”“科研领导人和管理者在创新过程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