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速公路》有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 《高速公路》有感 摘要 我们在日常出行中经常可以遇到高速公路,可能不知不觉中车子已经在高速公路上驰骋 了。但是我们中有多少人知道高速公路的具体定义呢?又有多少人了解高速公路的特点呢? 还有多少人知道高速公路常用的线形有哪些?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也想知道高速公路是怎 样设计出来的?我带着这些问题学习了 《高速公路》这门课。自从学习了 《高速公路》这门 课程后,我对高速公路有了全方面的理解。 关键词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选线、高速公路平面线形设计 一、高速公路 1921 年在柏林修建的一条长约 10km 的汽车,交通及练习公路。这条公路拥有上下分离的 行车道并且取消了平面交叉口,可以看成是高速公路最早的雏形。高速公路是具有四个或四 个以上的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 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高速公路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汽车专用、分道 行驶、控制出入、完善的设施。高速公路在设施与管理上的不同,使高速公路运输具有突出 的优点:①行车速度高、通行能力大。高速公路除特殊地形外,设计车速均在 80 码以上, 而且由于全封闭,全立交,车辆实际行驶车速得到保证,高速的行驶。②交通事故降低,安 全性较好。高速公路全封闭的管理和路线线形标准的提高,是车辆排除了交叉口和横向的干 扰,行车的安全性大大提高。③运输效益提高。由于运营车速提高,行程时间缩短。同时, 单位公里油耗及机械耗损明显的减少,是的运输成本降低,效益大大提高。 二、高速公路选线 高速公路具有快速、便捷、安全、容量大、经济等特点,但存在占地多、工程量大、造价 高等问题。因此,高速公路线位的确定更为重要。路线方案是根据指定的路线走向,道路性 质任务、结合既然因素、经济条件拟定路线走向。路线的起迄点及中间点必须经过的城镇和 控制点,通常是公路网规划或国家建设需要指定的 “据点”,把 “据点”连接成线,就是总 方向。布线应该注意一下问题:①起迄点的确定。高速公路一般以城市作为控制点,离开城 市的距离视路线走向及布线情况而定。②高速公路的立体交叉。高速公路修建的互通式立体 交叉,其位置的选择应该考虑立体交叉的整体布局,横向交通便利及相交道路的集散情况。 ③路堤高度与通道设置。平原,微丘陵区的高速公路路基以低路堤为宜,即控制在最小填土 高度附近合理。为农村农业的运输需要,又需要设置一定宽净高的通道,以便于农业机械及 人力车的通行。④高速公路集散道路布置。当修建高速公路改变原有交通路线需要考虑设置 平行于高速公路的集散道路。 2.1 平原微丘区选线 平原区是地面高度变化微小的地区,有时有轻微的起伏和倾斜。平原的地形对路线的限制 不大,路线的基本线形应是短捷顺直。一般应采用便捷的直线,较大半径的曲线,中间加入 缓和曲线的线形。平原区高速公路往往因修建通道造成提高,土方量大,纵坡起伏,因此, 在保证排水条件下,应该降低路堤高度,并取得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布线时注意少占农田, 并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微丘区地形有起伏,地面有一定的自然坡度。区内常有坡形和丘 陵分布,地表排水方向明显,选线条件与平原区基本相同。 2.2 山岭区选线 山岭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复杂;地质、气候条件变化多端;但是山脉水系清晰, 路线方向明确,不是顺山,就是穿越山岭或沟谷。 1 沿河线 (1).河岸选择: 路线应选在地形宽阔,有阶地可以利用,支沟较少、较少,水文及地质条件的一岸;积 雪冻冰地区,应选在阳坡和迎风的一岸;距村镇一定距离,以减少干扰的岸侧为宜。 (2) 跨河换岸桥位: 跨河桥位原则上应该从路线走向,结合桥位条件,路桥综合考虑,可采用弯、坡、斜、高 架等桥型,以适应线形设计的需要。 (3 )线位高低: 路线应在规定频率设计水位高度之上,一般以底线为主,但应有防洪措施,以保证路基稳 定与安全。 2 越岭线 (1).垭口选择: 垭口是体现越岭线方案的重要控制点,必须全面考虑它的标高,位置,地形条件,地质情 况。一般都是选择较低的垭口,而且能够与山下的控制点很好地衔接。对垭口虽高,但山体 薄窄的分水岭,采用过岭隧道方案可能成为合适越岭方案。 (2)过岭标高: 一般讲,过岭标高越低,路线就越短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