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浅谈ISO9002质量体系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用
浅谈ISO9002质量体系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ISO9002质量体系的优点和效用,进而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出发,考虑分析了ISO9002质量体系应用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论述了ISO9002质量体系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ISO9002质量体系;建筑施工企业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ISO9002质量体系作为一个国家化的质量认证体系,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的建设很有意义,建筑施工企业合理科学的应用ISO9002质量体系,将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必须充分领会贯标认证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ISO9000 族标准是对企业整体素质的一次客观评判。ISO9000 族质量标准诞生时间并不长,但却是欧美等国家发起并认同的一套评判企业管理的技术标准, 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全面基础工作水平的一把尺子, 代表了世界当代管理技术的发展潮流。因为拥有统一的尺度, 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所以我国亦等同采用。
三、准确把握影响质且的几个重要因素
ISO9002质量体系旨在对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进行监督审核。要求在管理和施工活动中, 对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量的因素逐一有效控制, 并组织定期和不定期、连续地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 以确保工程质量。
以下就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 对几项主要要素做简要阐述:
1、 管理职责
管理职责是对企业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体系的关键性要求, 它涉及到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和责任, 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主要包括质量方针和组织机构两方面的内容。
针对运行中的具体情况, 定期组织管理评审工作, 敲定质量体系运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和对系统性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将质量管理纳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之中。
2、 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和管理
施工用材料和设备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材料、设备的管理重点是抓好源头, 从采购的程序人手, 制汀并执行文件化程序, 建立一整套检验、审核、验证、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对影响采购质量的关键环节实施控制。采购的质量控制首先要对供货单位进行评价。对可供货方进行排队比较, 选定合格的分供方。按排队次序, 编制分供方名册。在使用中, 只允许选择名册中的合格方组织供应。以确保最终工程质量等级和标准。
在具体采购中, 要严格按照施工需用材料、设备计划, 编制采购计划, 并经审批后方可执行。凡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或数量较大的产品, 应在分供方的货源处取样试验、组织验证。一般采购产品验证包括在分供方进行验证和业主或监理单位对分供方的验证两个方面。但需明确一点是施工单位不能因业主或监理单位的验证, 作为分供方产品质量有效控制的根据, 也不能减轻保证工程最终质量的责任。总之, 企业应对分供方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审核, 按照分供方的质量评审报告,或被证实的能力、业绩记录和提供产品的类别对最终施工质量的影响程度, 确定对分供方的监督,控制方式。在日常管理中, 采取专人监督, 如发现重大问题, 即从名册中予以清除, 不再使用。
对材料设备的分供方, 要建立详细、规范的评审、考核、监督、验证记录和资料, 分档保管, 以实现可追溯性。
3 、工程项目的管理
工程项目部的管理是施工企业的核心, 每个施工项目从投标到竣工、维修的全过程是质量认证体系的重要内容。
以下就施工过程要素扼要说明:
(一)合同评审
合同评审是在签订、修改合同时, 要求对承接工程的有关文件合同条款和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评审, 以确定业主每项要求是否合理、明确, 企业是否有能力完成, 不仅包括确认技术、质量、安全的保证能力, 而且包括工期、材料、机械设备的保证能力, 因此合同评审需由有关部门共同参加, 以避免发生因本身原因而发生违约。
(二)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要求对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 要由技术部门对质量控制点进行专项和重点的技术交底, 严格按照工程验评标准,执行自检、互检、交接验、工序评定和部位检查。对诸如: 灌注桩、特殊焊接, 大体积硅施工等特殊施工过程, 应组织技术研究和相应的培训, 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后具备资格。
施工生产阶段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和过程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标识, 以防止误用, 必要时保证实现可追溯性。一般地构成工程实体对最终质量有较大影响材料和易混淆的材料, 均需标识。
另外通过检验和试验, 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必须立即进行标识, 采取隔离措施, 无论物资不合格还是过程不合格, 均应提出处置办法, 制订纠正和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