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侵害名誉权法律特征和救济
新闻侵害名誉权法律特征和救济
新闻侵权是近年来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占新闻侵权案件8成以上的新闻侵害名誉权纠纷。
所谓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虚假的事实,或使用不当的表达和评价方式,从而损害了公民或法人的名誉,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
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作为这一权利的延伸,媒体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报道和发表评论,来满足公民对言论自由的感受和实施,即知情权和表达权。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人格尊严延伸为人格权利,名誉权是最重要的人格权之一。新闻侵害名誉权纠纷的实质是两种基本权利因表达行为产生的冲突。
那么,新闻如何既保有自已的相对独立表达权利,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利,又能在保护公民和法人名誉权利的法律广场上自由地舞蹈呢?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
从新闻侵害名誉权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新闻媒体公开传播了虚假的事实,二是使用侮辱性的表述。所以新闻侵害名誉权可以是出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或者过失造成对虚假事实的传播而构成失实性侵权,也可以是因使用侮辱、谩骂的语言而构成侮辱性侵权。
从方便研究出发,根据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原因和侵权作品的体载不同,我们把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形式分为失实性侵权、侮辱性侵权和不当评论性侵权三类。
失实性侵权
失实性侵权又分主观上存在故意捏造、歪曲事实的侵权即诽谤性侵权和过失性失实侵权。前者是指新闻媒体故意编造并传播虚假事实,或明知是虚假事实仍主动传播这一虚假事实,产生降低公民或法人的社会评价,造成被侵害人精神或物质严重损害后果的行为;后者则是指新闻媒体由于轻信新闻源提供的虚假事实或因把关不严、审稿不慎,传播虚假事实,产生降低公民或法人的社会评价,造成被侵害人精神或物质严重损害的后果的行为。
2003年尹冬桂诉长江日报社名誉侵权案即是典型的由新闻媒体的“主观故意”造成的失实性新闻侵权的案例。
???2003年9月,湖北省枣阳市原市长尹冬桂因受贿5.954万元被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
长江日报社所属媒体《武汉晨报》于2003年6月25日第三版刊发了两篇新闻报道,题目分别为《收受贿赂八万元,人称“张二江”》、《与多位男性有染,霸占司机长达6年,枣阳有个“女张二江”》。两篇新闻除报道尹冬桂受贿事实外,还用大量篇幅报道尹与多名异性的两性关系方面内容,以传闻的尹“与一百多名男人有染”为基本内容进行渲染,并将其有多名性伴的落马官员张二江相提并论。文章发表后,正在服刑的尹冬桂因此报道和其他原因而精神失常。
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两篇报道从标题到内容均严重侵犯了尹冬桂的人格权利,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损。尹冬桂在多重压力下精神出现异常,但失实报道的刺激对尹冬桂作为一名女性而言应该是主要的。因此判决长江日报社在《武汉晨报》第三版上书面向尹冬桂赔礼道歉,以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尹精神损失费20万元和其他经济损失27992.9元。尽管长江日报社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但上诉理由主要集中在精神损失赔偿的数额上,对一审认定的“报道失实”没有异议。[湖北省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2004)襄中民二终审字382号民事判决书]
《武汉晨报》为了炒作报纸的“卖点”,以传闻作为新闻事实来报道,显然主观存在过错,难脱“故意”传播无法证实的事实之嫌,只有承担侵权之责。
侮辱性侵权
侮辱性侵权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基本事实存在,但在表述上有着明显的倾向性,并使用侮辱、诋毁性语言,故意贬损被报道对象的人格,造成被侵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造成被侵害人精神或物质上的损害的行为。
刘景全诉河南省遂平县广播电视局等侵害名誉权案即属此类。
原告刘景全2000年7月以涉嫌诈骗犯罪被河南省遂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被遂平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后经驻马店市检察院复查,该案于2001年11月20日撤销,并由遂平县检察院对刘景全被错误逮捕、羁押123天予以国家赔偿。2000年7月21、22日,在原告被羁押期间,遂平县电视台在晚间新闻中播放了刘景全被公安机关讯问和记者对群众采访的无声镜头,并配以旁白,旁白中刘景全被称为是危害一方的“南霸天”,称公安机关将其抓捕是为民除害等。遂平县人民法院审理判决认为,本案中,作为新闻单位的遂平电视台,报道的是国家机关遂平县公安局公开的职权行为即对刘景全刑事拘留、讯问的事实,却在基本事实之外,称刘景全为是危害一方的“南霸天”,称公安机关将其抓捕是为民除害等。这样的报道明显具有贬损刘景全人格的故意,致使刘景全名誉受到损害。
这类情况在新闻媒体对抓捕、批捕案件的报道中很常见,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媒体和新技术带来新职位.doc
-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与对策探讨.doc
- 新媒体中旅游产品营销新策略.doc
-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doc
- 新媒体环境下微博与网络论坛对青少年影响研究.doc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创新实践.doc
- 新媒体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oc
- 新媒体背景下市场营销工作探究.doc
- 新媒体视野下生活园区德育现状与优化.doc
- 新学术精神领导下会计理论多元发展.doc
- 分级诊疗模式对基层医疗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2025研究.docx
- 2025年新能源光伏发电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便利店连锁化品牌建设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垃圾处理与新能源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docx
- 2025年农村地区继续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报告.docx
- 未来五到十年教师教育政策分析及2025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智能交通2025年城市交通事件智能处理与调度技术.docx
- 专业市场产业链协同创新研究——2025年现状与未来十年前景分析.docx
- 2025年预制菜冷链包装成本优化策略研究.docx
- 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行业竞争力评级分析报告(2023版).pdf
最近下载
- 厨房人员上岗试题和答案.doc VIP
- JCT 985-2017- 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pdf VIP
- 锅炉运行操作规程.pdf VIP
- JSA作业安全分析表格.docx VIP
- 汽车维修-SSP343_新AudiA4‘05.pdf VIP
- 2001款一汽大众奥迪A4结构和功能技术自学手册.PDF VIP
- 新课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汪伟名师公开课教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及设施安装-08SS523 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pdf VIP
- ihi trx寿力离心空压机操作手册使用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