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期考试复习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理学期考试复习总结

1944年链霉素,1952年红霉素,60-70年代以来, β-内酰胺及喹诺酮类。灭活酶(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钝化酶,MLS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一林可霉素类一链阳霉素类抗生素钝化酶,氯霉素乙酰化酶CAT:酰基转移酶,能够酰化氯霉素外,对具有羟基的不同结构的化合物都具有酰化作用), 诺氟沙星(氟哌酸)--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二重感染:敏感菌株受抑,不敏感菌株大量繁殖。真菌感染,假膜性肠炎。 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广谱:四环素、氯霉素;窄谱:异烟肼。 抑菌药:仅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如:四环素、红霉素等 杀菌药: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如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等。 抗微生物药: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分为抗菌药、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抗菌药: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磺胺类和喹诺酮类)。 抗生素:指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半合成品。 固有性耐药:来源于该细菌本身染色体上的耐药基因,代代相传,具有典型的种属特异性。 灰婴综合征:新生儿、早产儿其肝代谢及肾排泄功能不完善氯霉素蓄积呼吸、循环衰竭,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出现症状后约40%患者在 2-3天内死亡。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获得性耐药:由于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其DNA发生改变而使其形成或获得了耐药性表型。 化学治疗:对所有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甚至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 (bacterial resistance),获得耐药性----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药物对耐药菌疗效降低或无效。主要由质粒介导,改变自身代谢途径。可消失,可转 赫氏反应(Herxheimer reaction)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雅司、鼠咬热、炭疽病等时,出现症状加剧,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一般发生于开始治疗6~8 h,12~24 h内消失。机制:病原体被杀死后释放物质所致 金鸡纳反应(30-60 μM):表现为恶心、呕吐、耳鸣、头痛、听力和视力减弱,甚至发生暂时性耳聋。因为奎宁得自金鸡纳树皮,金鸡纳树的其他生物碱也有此反应,故称金鸡纳反应; 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化疗药物的半数动物致死量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LD50/ED50 或 LD5/ED95表示。 双硫仑(disulfiram)样反应:应用某些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头孢孟多,头孢甲肟)或头霉素类(头孢美唑)期间饮酒(即使量很少),因该基团可抑制乙醛(乙醇)脱氢酶,使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难受的“宿醉样”现象,与应用于戒酒的药物“戒酒硫”产生的反应相似,又名戒酒硫样反应。 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e effect):抗菌药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药效,再度接触时不再出现该强大效应,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后抗菌效应不再明显增强,需要间隔相当时间以后,才会再起作用。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病人血中胰岛素含量正常或高于正常,但其生物效应明显降低,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 (intrinsic resistance)获得耐药性: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药物对耐药菌疗效降低或无效。主要由质粒介导,改变自身代谢途径。 最低杀菌浓度(MBC)是衡量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称为最低杀菌浓度。 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细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 最低抑菌浓度(MIC)是衡量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 h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抗菌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plasmid)质粒:染色体外的基因成分,可独立复制。接合方式主要由其介导。可在不同种、属间传递耐药性。最重要。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ase)Ⅳ,含parC和parE的四聚体蛋白酶,为解链酶,可在 DNA 复制时将环连的子代DNA解环连和松弛超螺旋,使得染色体分配到子代细菌。 (transposons)转座子:为DNA序列的一部分。可随质粒或染色体复制。少数接合由其介导。 生长比率growth fraction:GF,处于按指数进行分裂增殖的细胞,占肿瘤全部细胞群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