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资料-第二节 固定义齿的设计
七 固定义齿的设计 基牙的选择 固位体的设计 桥体的设计 连接体的设计 (一) 基 牙 的 选 择 基牙是固定义齿的基础,它的基本作用是固位、支持、传递牙合力 理想基牙条件:牙冠,牙根,牙周,牙髓,牙槽嵴 1 基 牙 的 设 计 原 则 基牙的支持作用 基牙的固位作用 基牙的共同就位道 1.1 基 牙 的 支 持 作 用 义齿承受的牙合力全部由基牙支持,基牙的支持能力与其牙根的数目、形态、大小、牙周膜面积及牙槽骨的健康程度有关。 影响基牙支持作用的因素 多根牙较单根牙支持力强 牙根形状复杂者较简单者支持力强 根分叉大者支持力较强 冠根比1:1为临床选择基牙的最低限度 牙周膜面积是衡量良好基牙的标准之一 对于有牙周病的基牙,需要考虑牙槽骨吸收的多少,正确判断牙周膜丧失情况 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3,牙齿松动度在Ⅱ 度以上者一般不选做基牙 1.2 基牙的固位作用 足够的牙体组织可以增加牙体与固位体的接触面积 适宜的形态可以增加固位力 健康的组织结构为固位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龋坏的牙齿,经过治疗可以选做基牙 基牙最好是具有正常代谢功能和反应能力的活髓牙 严重磨耗的牙齿 1.3 基牙的共同就位道 排列正常的基牙 轻度排列异常的基牙 倾斜度在30°以内的牙齿可以选做基牙 严重倾斜的牙齿 多基牙的病例 2 基牙数目的确定 基牙能否承受桥体传递的牙合力以及基牙本身承受牙合力的能力,是判定基牙设计是否合理的标准 目前常用的确定基牙数量的原则包括:Ante定律和Nelson定律以及临床具体情况 2 基牙数目的确定 Ante定律 以牙周膜面积确定基牙数目,基 牙牙周膜面积总和应当大于或等于缺失牙牙 周膜面积的总和 2 基牙数目的确定 Nelson定律 以上下第一磨牙的牙合力比值为100,制定相关各牙的牙合力比值,并提出:桥基牙牙合力比值的2倍应当等于或大于固定桥各基牙及缺失牙牙合力比值的总和 基牙数目的确定 临床情况:结合缺牙数目、缺牙部位、牙 弓形态、咬合关系、固定桥类 型、基牙健康状况、有无不良习惯 如何增加基牙 原则上,增加的基牙应放在较弱的桥基牙侧 (二) 固位体的设计 固位体是固定义齿中连接桥体与基牙的部分,固位体与基牙的良好固位是保证义齿发挥功能作用的条件 1 固位体的设计原则 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固位体之间有共同就位道 固位体材料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稳定的化学 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固位体要能保护牙体组织 固位体要能保存牙体活力 固位体边缘与基牙密切贴合,对牙龈无刺激 固位体要恢复基牙的形态、功能 制作简单 2 固位体的类型 冠内固位体 冠外固位体 根内固位体 2.1 冠内固位体 冠内固位体包括嵌体和高嵌体 2.1 冠内固位体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龋坏基牙或缺牙间隙小、咬合力小的患者 特点: 至少为双面嵌体; 对牙体切割深,易刺激牙髓;外形线长,易致龋;固位力弱 2.2 冠外固位体 冠外固位体包括部分冠和全冠固位体 2.2 冠外固位体 部分冠优缺点 : 牙体预备量少,固位作用 较嵌体强,可保留基牙唇颊面外观,颈缘线 短,对龈缘刺激小,但外形线较长,金属部分冠美观性较差 2.2 冠外固位体 全冠固位体优缺点: 固位力强,磨牙少,龈缘线短,边缘密合性好,金属全冠美观性差 适应症: 广泛 2.3根内固位体 根内固位体是指核桩冠 2.3 根内固位体 根内固位体优缺点: 固位作用好,能恢复 基牙牙冠外形,兼顾了美观与功能 适应症: 牙冠大面积龋坏,根管充填完好,根尖周健康的患牙 3 固位体设计的注意事项 提高固位体固位力 桥体两端的固位力应基本相等 综合考虑牙合力大小、桥体跨度和曲度设计固位体,必要时增加基牙保证固位力 防止冠内固位体基牙折裂 固位体之间要有共同就位道 在牙冠缺损基牙上行修复设计 3.1 提高固位体固位力 固位力大小决定于基牙条件,固位体类型,牙体制备质量 嵌体:足够深度,点线角清晰,辅助固位 4/3冠:增加邻轴沟长度、深度达牙本质界,舌隆突增加针道 全冠:轴壁平行,牙合向聚合度《5 3.2 关于倾斜基牙的设计 对于倾斜基牙获得就位道的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