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在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裂缝控制.docVIP

地下室底在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裂缝控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室底在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裂缝控制

地下室底在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裂缝控制   摘要: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及裂缝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有效地限制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关键词: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裂缝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地下室施工本身存在着许多的难题,比如温度、湿度问题等。在地下室实施大体积混凝土地板施工就显得更加的有难度。   一、工程概况   青海省西宁市某房地产公司开发项目,地上二栋主楼为30层,地下为2层车库,框支剪力墙结构,主楼高度99.60米,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承台板,厚度为2.0m。地下室底板及承台一次现浇最大混凝土量为5000多方,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外墙混凝土需与底板同时浇筑,因一次性浇捣有困难,允许底板与侧板交接处留水平施工缝。   其难点在于:   混凝土一次浇筑数量大。本工程一次性连续浇筑混凝土方量多达5000多方,施工时间长,必须连续浇筑,工艺要求高,受环境影响,。温度均衡控制难度大,极易产生裂缝。混凝土强度及抗渗等级较高,水泥用量大,水化热高,内外温差较大,质量缺陷难以修补。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很难发现和探测,一旦出现有害裂缝,后果十分严重。   二、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要做好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混凝土模板和钢筋的支撑要认真检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防止产生变形,对现场道路和施工用电要能保证畅通和连续施工。同时要求混凝土供应厂商在现场必须备一台混凝土输送泵,以防万一。另外根据现场到混凝土搅拌站的距离,准备足够的混凝土运输车辆。   混凝土入模温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如温度过高,可采用每立方米掺和40kg冰替代同重量的水搅拌混凝土、对碎石洒水降温、保证水泥库通风良好、在泵机位置搭设遮阳棚、浇筑现场搭设遮阳防雨棚、泵送管道上铺设湿麻袋等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25℃以??。   采用“分层循环推进、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减少浇筑厚度,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缩短浇筑时间,以避免出现冷缝。由于混凝土初凝前表面水量较多,可采用吸水机或刮尺将水去除,用铁板将混凝土表面压光压实,以避免表面的收缩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及时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压光压实后,及时浇水湿润,并同时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两层麻袋保温养护,在养护期间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表面湿度和温度,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和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可以适当延长模板的拆除时间,并在基坑周围加以覆盖。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温差引起的变形受到地基和已浇混凝土的约束产生的裂缝和混凝土表面收缩产生的裂缝,温差和收缩越大,裂缝越大;温度变化和收缩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开裂;地基对结构的约束作用越大越容易开裂;温度变化梯度越大越容易开裂。大体积混凝土之所以开裂,主要是混凝土所承受的温度应力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之间矛盾发展的直接结果。因此,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展开,就必须从降低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抗拉性能这两方面综合考虑。   三、裂缝的控制   1、原材料控制   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的“双掺”技术,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如技术条件允许,可在混凝土结构中掺加10%~15%的大石块,减少混凝土的用量,以达到节省水泥和降低水化热的目的。应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的用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限长,不可能28d向混凝土施加设计荷载,因此将试验混凝土标准强度的28d龄期向后推迟至56d或者90d是合理的。国内外很多专家均提出类似的建议,充分利用后期强度每m3混凝土则可以减少水泥40 Kg~70 Kg左右,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相应降低4℃~7℃。缓凝减水剂,可以保证一定的坍落度,这样可以延缓水化热的峰值期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化热的目的。   2、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择较适宜的气温,夏季施工时尽量避开正午高温,最好安排在傍晚、夜间、凌晨施工;夏季可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搅拌混凝土,或在混凝土拌和水中加入冰屑,同时对骨料进行遮阳、用水冲洗降温,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也采用遮阳保护、洒水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