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国人对祭孔大典申遗?在韩国首都首尔,传统舞蹈剧团在纪念孔子的活动中表演。 根据韩国的消息,韩国人已经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底底的变成韩国人了,中国的论坛上却还在为应不应该祭孔吵个不停,很多人对孔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只要你仔细研究一下韩国人祭孔的资料,就会发现他们一直在强调正宗。看过韩国人的祭孔视频,再来对照中国的祭孔视频,大部分人都会得出韩国人的典礼好像更正统,更高尚的感觉。 韩国人的祭孔好像总和中国的对着干,你们穿满清的长袍马褂,我就穿正统的汉服;你们的仪式变来变去没有定式,我们却遵循的是古礼一成不变;你们在文革中将孔子批倒批臭,我们却尊孔几百年不变;你们的祭孔大典往往是政府主导活动,我们的祭孔却是二百多所乡校同时进行的全国性活动! ……篡改历史是第一步,将祭孔大典申遗是第二步,接下来就是给国际社会造成孔子真的是韩国人的印象,最终目的是达到韩国才是亚洲文化的渊源所在,韩国文明哺育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文明! 终结中医是当务之急? 韩剧《大长今》的热播,“韩医”申请世界遗产的争议,让中医在“保护国粹”大旗下进入了公众视野。但这一“国粹”要怎样保护? 中医药泰斗邓铁涛老先生警告:用不了10年,中医药将毁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日本医学权威大眆敬节弥留之际嘱其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中医的未来,是生存还是消亡? 在德国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尊孔子的塑像,塑像基座上刻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人认为这句话是耶稣圣谕“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中文译本。 在西方国家,如果你和学者或政要谈论孔子,他们都会表现出十分尊敬的神情,并对孔子大加赞扬。但当你再往深处询问孔子的时候,他们会显得一脸尴尬,支支吾吾。 有时,他们还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一个法国留学生问我:“孔子春秋时期是鲁国人,‘冬夏’时期是哪国人呢?”看到他满脸疑惑,我不知如何应答。 以《夜宴》与《黄金甲》为代表的“中国式大片”又踏上了“冲奥”之路,得到奥斯卡的承认,仿佛成了中国电影的终极梦想。 《卧虎藏龙》在奥斯卡上的成功,使中国的武侠文化得到了西方的青睐。但紧随此风的众多武侠大片却在国内外都饱受质疑。 不管电影“冲奥”,还是孔子学院,抑或世界遗产申报,都寄托了中国文化输出的宏愿。但“文化赤字”现状却无法让人乐观:图书进出口贸易比例10:1,对欧美逆差高达100:1。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出口影片屈指可数。 最近,余秋雨就中国文化输出情况发言,驳斥了季羡林“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这一说法。 撒切尔夫人曾言: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中意蕴,国人是否应该深思? 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以夷变夏”。这种状况我们从自己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感受到,比如,从服饰、饮食、节日、礼仪中都可以感受到:中国人都穿西服夹克,开始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比薩饼,过西方的情人节、鬼节、圣诞节,婚丧嫁聘娶、吉凶军宾嘉等礼仪大都按西礼操办,中国儿童在幼儿园连母语都没有学好就用大量时间学习外语,这些都表明中国人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上日益西化。我们从中国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变文化首先从日常生活细节的改变开始,即古人说的“变文化自变衣冠变风俗始”,我们中国人现在已经在衣冠、风俗等生活细节上改变了自己,现在中国人除了汉语外还有什么是中国的呢?如果这一状况不改变,再过不了多久,恐怕语言也很难说是中国的了!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 董仲舒走上圣坛汉平帝时封“褒成宣尼公”唐代加封为“文宣王”元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世祖封“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93历代评价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孟子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历代评价 天不生夫子于中国,中国当如何?曰不夷狄如也。 ——《樊川文集》卷六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罗大经《鹤林玉露》历代评价 夫子之道,不可须臾去也。不闻之,是无耳也;不见之,是无目也;不言之,是无口也;不学之、不思之,是无心、无精爽也,尚可以为人乎哉? ——李觏(gòu)历代评价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以传,自孔子以后数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