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案
课 题 课型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主备人 审 核 审 批 《属对》 新课 2012.9.15 12课时 贾春明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掌握对联的特点,准确把握诵读对联的节奏。
2、过程与方法:体会、掌握对联平仄的交错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我国古代一些经典的对联进行赏析。
【学习重点】:学习掌握对对子的要求和方法。
【学习难点】:准确把握诵读对联的节奏,体会、掌握对联平仄的交错规律。
【学习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对对的过程中,采用启发的办法,帮助学生对出正确答案。
2、小组对抗法,通过小组对抗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学习流程】:
(一)、预习导学:
对联,常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柱子上。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歇后联、药联等)等。春联,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挽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副挽联:“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寿联,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一九四一年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董必武和邓颖超联名赠送了一副寿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内容指导:
对联的上下句是对应的,一般有如下特点: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位置上。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含义必须衔接,但又不鞥重复。
、写作指导:
对联的对仗工整除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以外,还要求句法相似,句法相似主要包括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形成上下句字词的对应关系。
句式相当:指上联如果是四三句式,下联也必须是四三句式。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四三句式,即“横眉冷对 /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
词类相同:是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词性相当。
如“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
“一庭”对“十亩”是数量词,“芳草”对“藤花”是偏正式名词,“围”对“落”是动词,“新绿”对“古香”是偏正式名词。
结构相应:是指构成对联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应该相同,如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就应该也是主谓结构等等。比如辛弃疾的纪念祠联:
“力挽河山,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
名垂宇宙,文光冲牛斗,剩有悲壮词千篇”
其中,“力挽河山”和“名垂宇宙”都是主谓结构,并且其中的谓语部分又是动宾结构;“浩气贯日月”和“文光冲牛斗”也是主谓结构,并且谓语部分也是动宾结构;“空余英雄心一颗”和“剩有悲壮词千篇”是动宾结构,并且宾语部分又是补充式的结构。
对联的平仄,与律诗的颔联、颈联的要求基本一致。强调平仄,是为了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又音律和谐之美。
所谓“平仄”古代的平指平声,“仄”指的是上升、去声和入声。现代的平仄指按照普通话的读音来分的,一二声(即阴平和阳平)围平声,三四声(即上声和去声)围仄声。
如向楚所撰四川眉山三苏祠联:
“北宋文章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
此联的平仄围“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联讲究平仄,读起来音律铿锵,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
要讲究平仄,就必然要求上下联词性相同的地方不能有同字。因为如果有同字就必然破坏平仄相对的原则。
、牛刀小试:
一字联: 晨: 方:
忧: 出:
二字联: 三言: 海角:
风清: 虎踞:
三字联: 三冬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