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合作共建海洋文化圈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港澳合作共建海洋文化圈思考

粤港澳合作共建海洋文化圈思考   摘要:本文提出了“粤港澳海洋文化圈”的概念,并就其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建设途径等问题展开了阐述。在参考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思想观念、协调机制、合作平台、建设主体等角度提出粤港澳合作共建海洋文化圈的途径。   关键词:粤港澳;海洋文化圈;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J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201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以专章部署海洋经济工作,这表明“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已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重点。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文化的支撑;粤港澳海洋文化圈的建设,不仅为该区域的海洋开发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还将促进粤港澳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一、粤港澳海洋文化圈的划分   粤港澳海洋文化圈源于古越文化,地域上东起潮州市饶平县,西至北部湾与广西交界,北起广东的濒海地区,南濒南海。按行政区划可分为香港海洋文化区、澳门海洋文化区和广东海洋文化区。   (一)香港海洋文化区   香港早期的海洋经济主要以渔业和航运业为主;目前以转口贸易、航运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由于该区为英国殖民近百年,其海洋文化兼具传统文化风格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特色。典型的海洋文化遗址有大浪湾石刻、铜锣湾天后庙、九龙寨城、佛头洲税关等。   (二)澳门海洋文化区   与香港类似,澳门也是由小渔村发展为滨海旅游名城。被葡萄牙殖民百余年的历史,使该区的海洋文化既有传统文化风格,又兼具拉丁文化特色。典型的海洋文化遗址有妈阁庙、谭公庙、东望洋炮台与大炮台等。   (三)广东海洋文化区   该区可进一步细分为珠三角海洋文化亚区、粤东海洋文化亚区和粤西海洋文化亚区。   珠三角海洋文化亚区主要包括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等7个沿海市,以广州为中心,主体民系为广府人,主要操粤语。该区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受古越文化影响最深,海洋文明萌芽最早、影响和辐射最为深远,具有海上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辉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相当浓厚的“开放、兼容、务实”意识。典型的海洋文化遗址有粤海关、黄埔古港、黄埔村北帝庙、赤湾天后庙等。   粤东海洋文化亚区主要包括潮州、汕头、揭阳、汕尾4个沿海市。该区以潮州为中心,主体民系为潮汕人,主要操潮汕方言,以潮汕文化为主流文化。民众普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凝聚力强,善于经商,勇于开拓。该区受海洋文明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民众在出海捕捞过程中磨练出刻苦、坚韧的性格;另一方面是众多移民到海外或他乡,善于适应环境,艰苦奋斗的拓殖精神。典型的海洋文化遗址有潮州港、凤岭港、南澳港、拓林港、神泉港、樟林港、后溪港、海门港等。   粤西海洋文化亚区主要包括阳江、茂名、湛江等3个沿海市。该区以湛江为中心,以福佬文化和广府文化为主流文化,阳江、茂名大部分居民操粤客双方言,湛江大部分操粤闽双方言。该区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联结中南、支撑海南、背靠和辐射大西南,自西汉武帝时期就是交通要道和运输枢纽,其徐闻古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该区自然资源丰富,是海洋捕捞、采珠、制盐的生产重地。然而,发达的海洋农业同时也使其陷入“以海为田”的格局,民性保守,“惰向外志向,乏进取毅力”①。尽管海上贸易频繁,瓷业、造船等海洋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却始终未能真正走上“以海为商”的道路。典型的海洋文化遗址有雷州天后宫、徐闻古港、大澳渔村、讨网港、侯神岭、三墩岛、沓磊浦等。   二、粤港澳合作共建海洋文化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粤港澳合作共建海洋文化圈的必要性   从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并成为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广东省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获批,建设“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粤港澳海洋文化圈”当刻不容缓;   从粤港澳的地理和历史背景来看:三地形成了“一国、两制、三个行政区域”的地理单元,客观上存在着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体制等差异,制约着三地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而海洋文化“开放、创新、合作、包容”的本质特征,将使其成为联系三地绝佳的桥梁和纽带,利于冲破传统的狭隘地域观念,促进粤港澳“大珠三角”一体化以及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从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来看:目前许多民间海洋文化艺术,如咸水歌、惠东舞凤等濒临失传,粤港澳海洋文化圈的建设将推动三地政府与民间合作,促进民间海洋文化艺术的整理、继承与弘扬。例如,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建立了“粤港澳文化资讯网”,对三地博物馆网络的发展、文物发掘与推广、图书馆数字化联网等方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