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科举看曾国藩家教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晚清科举看曾国藩家教思想

从晚清科举看曾国藩家教思想   (三)读书做学与家庭门风   读书做学问为家道兴盛不衰的本源,由于中国古代官吏体制的影响,一般家族中,一人做官,鸡犬升天。然只有一二代知先祖,科举做官之艰难,其后多出顽劣子弟。可想而知,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然而,曾国藩常常教育子侄说:“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怨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官之家。诸弟子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事实为科第仕宦起见。若不能看透此层道理,则虽巍科显宦,终算不得祖父之贤尚,我家之功臣,若能看透此层道理,则我钦佩之至。”[10](P.121)反复强调家世兴衰与个人修身,立志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读书不能为了做官,重要的在于知书达理,作一个好人。这样,家庭就会兴旺发达,长久延绵而不至衰败。“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吾于书籍及文房器具,但求为寒士所能备者,不求珍异也。家中新居富托,一切须存此意,莫作代代做官之想,须作代代做士民之想。门外挂匾,不可写“候府”、“相府”字样。天下多难,此等均未必可靠,但挂“宫太保第”一匾而已。[7](P.262-263)在曾国藩看来,天下多难,什么“侯”、“相”均不可靠,只有读书才可以绵延世泽,这是他作为官场过来人的深切体会。一般人总希望儿子做大官,曾国藩说:“他不希望儿子做大官,只希望做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9](P.98)在此他告诫儿子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可见,其教育子女的严格,同时,久居官位的曾国藩也深刻认识到了读书做学对一个家庭门风的影响。   三、曾国藩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曾国藩一生奉行儒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极重视家庭教育,并形成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他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他对子侄辈的教导一刻也不放松,总是无微不至,??勤指引,细心开导。曾国藩家庭教育观不仅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一部分学人士子,官僚政客身上得到了突出的反映。它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得到了阐发,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取得了实际的效果。对现代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不要拘泥于学习、考学这一条路,学习考学的最后目标也都是走上社会,求得生存的方式有许多种,重点要看孩子的兴趣,如曾国藩之子纪泽、纪鸿那样,最后都对某一方面有所研究,而且有所成就,要引导和启发孩子的思维。   参考文献:   [1]房列曙.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5.   [2]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3]赵尔巽.清史稿?选举制[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3.   [5]吕思勉.白话本国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M].湖南:岳麓书社,1985.   [7]曾国藩.曾国藩家训[M].湖南:岳麓书社,1999.   [8]徐彻,成晓军,高虹主编.曾国藩家训[M].辽宁:辽宁 古籍出版社,1977.   [9]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10]曾国藩.曾国藩家训[M].辽宁: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褚永慧]   摘要:曾氏家族的成功,有其深刻的内涵,本文从晚清科举制度的腐败入手看曾国藩教育子女的突破性,其突破性主要有:反对八股取士;因材施教;重读书做学三个方面,然后以其教育子女的突破性来启迪现代人的家庭教育观念,以达到引起现代人反思家庭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曾国藩;科举制度;家庭教育思想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然而他作为受科举制度及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一代鸿儒,其道德文章,为官治军可谓卓绝一世,特别是他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思想为后世所传颂。历朝官宦贵族之家,往往一代人便享用殆尽,由于教育不当,其子孙骄奢淫逸,放荡不羁,最终走向堕落,但曾氏家族却人才辈出,其原因就在于曾国藩那套独特的集传统文化之精华而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的独特教育观念。   一、晚清科举制的腐败   科举制度至明清时期已开始露出腐败之象,成为巩固君主专制的工具。而晚清科举制已经腐败至极,出现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选拔人才的单一性   科举制在封建小农社会里还没有凸显其严重弱点,但是鸦片战争爆发后,其弱点就暴露出来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实际上是东西方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