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来了个“非常”正常少年.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华来了个“非常”正常少年

清华来了个“非常”正常少年   一   对于13岁的范书恺来说,年龄是个敏感的话题。这是他自己最想忽略,但别人却津津乐道的话题。   不久前,范书恺成为今年清华大学3374名本科新生中迎接闪光灯次数最多的校园明星。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见到他时,也大吃一惊,原因很简单:他只有13岁。   如果再晚出生一周,范书恺可能是清华大学第一个“00后”学生。他生于1999年12月24日,倒是庆幸自己没有创造这个记录。   他在大学第一次班会上作自我介绍时,开场白就是:“大家可以说我小,其实我不小。我的心理年龄跟大家一样大,大家不要把我当小孩子看。”说这番话时,他瘦小的身体包裹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新生文化衫里,短袖的肩缝落在他的肩膀下面。他的额头上布满“坑坑洼洼”的青春痘的印记,嘴唇边长着细须。   一个小个子男生忍不住感慨:“我小时候跟范书恺长得一模一样。”这话引来人们的笑声。看着比他高大的同学如此欢乐,范书恺的脸上掠过一丝尴尬。   很多次,这个13岁的男孩还是会用笃定的语气说:“在心理上,我已经是一个十七八岁的人了。”   他拒绝身边人以对待孩童的方式来照顾自己。他起初不希望父母送他来北京上大学,最终还是因为母亲说半年都将见不到他了,才心软让父母陪同。但是,他会跟别人强调,他是独自走完报到流程的。   有时候,他显得像一个年轻的绅士。他和同伴并排走路,会关切地说:“学姐,请走在里面。”吃饭时,有同学吃得满嘴是油正在尴尬地翻包找纸巾时,他会双手递去一张洁白的纸巾,温和地说:“不介意使用我这张吧?”   尽管范书恺一直想抹去年龄在自己身上制造出来的痕迹,但是他还是无法抗拒,13岁、清华大学、神童、高考状元……这些词汇,一旦被人们组合起来,会塑造出一个广受瞩目的神童形象。范书恺正是顶着这种奇异的光环,走出山西的小县城,一步跨进清华大学,又被闪光灯照到全国人民的视野中。   正当范书恺在京城赢得瞩目的同时,他的家乡忻州市河曲县也在分享这份骄傲。8月23日,山西新闻网忻州频道的头条推荐是《河曲13岁男孩进入清华读机械工程系》。他??母校河曲中学,也为此挂上了红色的横幅。不久前,当地教育局为范书恺撰文一篇,文章的标题直接明了——《河曲“神童状元”范书恺》,称他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诵”。   范书恺的高中老师苗建明自豪地说:“范书恺是我当班主任带出来的第一个清华生,也是河曲县第8个考进清华的人。”   当然,范书恺至今还是河曲县8个清华生中,金榜题名时岁数最小的。他的“成长进行曲”比同龄人快了好几个拍子:5岁上小学4年级,7岁升入初中,13岁考进大学,而且是全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二   范书恺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读书学习的天分。那时,他只有2岁,同龄孩子刚开始学说完整的句子,他已经会认读许多汉字,能做乘法运算。他没有上过幼儿园,在父母的教授下,5岁前已学完小学课程。4岁那年,父母想把他送进小学读三年级,因为校长担心“年纪太小会在楼道里摔倒”,才没能让儿子的学龄再提前一年。父亲评价儿子范书恺“记忆力特别好,学习不太费劲”,因为不希望“返过来再学一遍浪费时间”,父母还是将5岁的儿子送进小学。   每当有街坊邻居当面称赞他,这个乖巧的男孩通常会笑一笑,客气地回应:“是啊,谢谢!”然而,范书恺会把听到赞扬之后产生的“不舒服”藏在心底,他也不喜欢“神童”这顶帽子。他用略显稚嫩的嗓音但显沉稳的语气说:“我不想被贴上标签,让人们公式化地描述我。我是一个多面的人。”   范书恺一直坚信,如果忽略他瘦小的身材,“低龄”不是他受人关注的理由,更不应该和他取得的学习成绩联系起来,组合成某种“神童魔咒”。   一个13岁男孩可能拥有的散漫和任性,在范书恺的身上,很难留下踪迹。他听人讲话的时候,会目不转睛直视对方。尽管他偶尔有些困倦,也会紧绷着脸,抑制住一个不礼貌的呵欠。如果他嘴里嚼着东西,就坚决不开口说话。他说:“除了学知识,父母也很重视培养我的礼节。”   他还表现出超出大多数同龄人的自律。父亲眼中的范书恺,学习不拖拉,说一个小时完成的作业,绝不拖到下一分钟。高三时,他每天早上5点50分起床,晚上12点半睡觉,像钟表上的时针一样,精准地走过每一天。   三   面对一个初中生相貌的范书恺,他的大学老师和同学,也大多从之前的惊诧转变为“没觉得有特别之处,相处起来也融洽”。虽然,初次见到这个新生难免感到意外,但是校长陈吉宁紧接着评价他“少年老成”。   那一刻,十多个举着录音笔的记者围着范书恺轮番提问,这张稚气未脱的脸上丝毫没有慌乱。   他也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大喜大悲的人。在得知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晚上,父母兴奋得睡不着觉,忙着给亲戚打电话报喜,而他挨到枕头就睡着了。   范书恺浑身上下透出的成熟气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