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园林山水设计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山水设计研究
摘 要:中国传统的山水园林模式是为了更能充分地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并遵循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中的自然观、环境观以及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创造出天人合一的景观意象。
关键词:山水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山水是中国园林重要的造景要素。山,支起了园林的骨架,给人以古老苍劲之感。水,连成了园林的血脉,给人以宁静幽深之美。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水相依,相得益彰。中国古典园林以崇尚自然闻名,而筑山理水更是中国造园技法的精粹。
1 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体现
影响园林向着山水风景方向上发展的3个重要的意识形态因素是神仙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和君子比德思想。
1.1 神仙思想
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从大禹筑台修池、周文王建灵台、灵沼意到秦始皇、汉武帝因迷信神仙方术向往海上仙山而创建的“一池三山”的山水格局,无不体现了古人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以物喻人、移情寄性。
1.2 天人合一等宗教思想
老庄哲学崇尚“无为而治,崇尚自然。” 佛、道作为山水风景开发建设的先行者,出于宗教本身的目的和需要,宗教的出世情感与世俗的审美要求相结合,寺观的选置与风景相结合,殿宇僧舍往往因山就水、架岩跨涧,布局上讲究曲折幽致、高低错落,因此这类寺观不仅成了自然风景的点缀,其本身也无异于山水园林。
1.3 君子比德思想
孔子云:“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而水,孔子认为它:“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
2 山水园林是传统审美观的积淀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解体,在3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山水风景园林体系。
自然山水是美的载体,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有林壑之美,横生画意诗情。青山碧水足可令人们心旷神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圃”,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山衬水、水映山、山因水活、水得山势,青山绿水构成中国园林的基调。
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云:“散怀山水,萧然忘羁。”诗句点明了山水形象唤起的审美情趣,已经超越了耳目的感官享受,是进入自然生命之精神韵味的心领神会,彻悟到了作为永恒的生命本源之“道”。使山水的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
3 山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泉石是重要的造景要素。大型宫苑、中大型庭院里既有孤立的石峰,散置的石块,也有由石堆叠而成形态各异的假山,水泉多相通,山石也多相依。在小型和微型的空间里,往往代之以泉石,作为山水的象征。
3.1 山之骨架
山是造园的骨架,造园堆山叠石,是自然之山的重现。自然界的石头种类繁多,各有不同的石质、石色、石纹、石理和形体轮廓。而不同形态和质地的石头,便自有它们不同的性格。所以要分峰用石,避免混杂。
3.1.1 叠山
园林内使用天然土石堆筑假山的技艺叫做“叠山”,它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典型、最独特的造景手法。叠山大致可分为土山、石山及土石混合山三类。其中土山的历史最早,秦汉园林中就已有挖湖堆山的巧妙造园手法了。这种方式一般面积有限的园林很难做到,于是在土山的基础上出现了叠石假山。
3.1.2 叠石假山的运用
叠石假山的运用目的是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风光,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从而增添园林的自然美。可以说,园林之所以能够体现出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得于叠山这种高级的艺术创作。
3.1.3 园林叠山的选材
依用材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黄石和湖石。就造园来说,湖石的形体玲珑剔透,用它堆叠假山,情思绵绵;黄石则棱角分明,质地浑厚刚毅,用它堆叠假山,嵯峨棱角,峰恋起伏,给人的感觉是朴实苍润。黄石石材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