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囊菌亚门真菌的分类.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囊菌亚门真菌的分类

子囊菌亚门真菌 子囊菌亚门真菌是一类高等真菌,也是真菌中数量最大的一个类群,已经知道有28000多种, 大多为陆生,营养方式有腐生、寄生和共生的,有许多植物病原菌,引起根腐、茎腐、果腐、枝枯和叶斑等症状 The main characters of Ascomycotina 1、营养体(soma)是发达的有隔菌丝体, 少数(如酵母菌)为单细胞, 许多子囊菌的菌丝体可以形成菌组织(子座、菌核等机构); 2、asexual reproduction :产生分生孢子(conidium) 3、sexual reproduction :产生子囊(ascus)和子囊孢子(ascospore) ,每个子囊内一般含有8个子囊孢子。 4)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垫状或浅盘状,上面有成排的短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conidum 分泌粘液:昆虫、雨水传播;不分泌粘液:气流传播 子囊果的类型: 1)闭囊壳(cleistothecium):子囊果包被完全封闭,无孔口 2)子囊壳(perithecium):子囊果有固定的孔口; 3)子囊盘(apothecium):子囊果呈盘状或杯状; 4)子囊座(ascostroma):子囊腔在子座内形成 子囊果类型 The types of ascocarp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scomycotina 分类依据 ① 子囊果的有无; ② 子囊果的类型; ③ 子囊的结构; ④ 子囊的排列方式 分类 1、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 :没有子囊果,子囊裸生; 2、不整囊菌纲(Plectomycetes) :子囊果是闭囊壳,子囊无规 律地散生在闭囊壳内,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壁消解; 3、核菌纲(Pyrenomycetes) :子囊生在有孔口的子囊壳内,或有规律地排列在无孔口的闭囊壳基部形成子实层; 4、腔菌纲(Loculoascomycetes):子囊果是子囊座,子囊双层壁 5、盘菌纲(Discomycetes) :子囊果是子囊盘 ; 4.类似拟侧丝的中心残余物:子囊在子囊座中发育形成子囊腔时,子座组织在子囊间残留下来的幕状残留物。 外囊菌属(Taphrina) a.寄生性接近专性寄生菌,主要 寄生蔷薇科作物,引进促进性症状,如叶片肿大,肥厚、皱缩等畸形。 b.无性繁殖以子囊孢子芽殖产生芽孢子(分生孢子)。 c.双核菌丝体在寄主角质层下或表皮细胞下形成一层厚壁的产囊细胞,由产囊细胞发育成一层子囊(灰白色粉腊层)。 代表菌:桃缩叶菌(Taphrina deformans)引起桃树缩叶病。 根据子囊果的类型,寄生性,菌丝的内外生分为4个目,其中3个和植物病害有关,最重要的是白粉菌目和球壳目: 1、白粉菌目真菌 白粉菌目的真菌一般称作白粉菌,引致各种植物白粉病 a.严格的寄生菌,都是高等植物地上部分的专性寄生菌。 依据: 闭囊壳上附属丝的形态 闭囊壳内子囊数目 1.菌丝体外生,多子囊 2.附属丝短菌丝状,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呈近球形………布氏白粉属 (Blumeria) 禾本科植物白粉病 2.附属丝菌丝状………………………………………………… 白粉菌属(Erysiphe) 瓜类、向日葵、甜菜等白粉病 2.附属丝顶端卷曲呈钩状 ………………………………………钩丝壳属(Uncinula) 葡萄、榆树白粉病 2.附属丝基部膨大呈球状……………………………………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桑、核桃、杨树等80多种植物白粉病 2.附属丝顶端二叉状分枝…………………………………叉丝壳属(Microsphaera)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