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人相应角度看过敏性疾病古现代观.docVIP

从天人相应角度看过敏性疾病古现代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天人相应角度看过敏性疾病古现代观

从天人相应角度看过敏性疾病古现代观   摘要:本文从中医天人相应的角度对过敏性鼻炎、哮喘和特应性皮炎这三种在发病特点和过程方面具有一些共性的过敏性疾病,从病因病机、虚实辨证着手,对其古至今的认识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天人相应,过敏性疾病,病因病机,辨证   过敏性疾病是因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外界过敏原的刺激下发生异常反应的一类炎症性难愈性慢性疾病,其中过敏性鼻炎、哮喘和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较高。其在发病特点方面,具有一些共性,如都是接触或者吸入过敏原,在发病过程中都表现为病程长,病情反复,病势缠绵、迁延难愈等特点。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孕育出的中医理论体系,继承了道家思想天人相应的哲学观点,认为人不是独立于天地的孤立的生物,而是呈现出和天地万物相互呼应的关系,和大自然、社会甚至是天体宇宙构成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即天人相应观。如《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洲、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健康受损、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体必然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只反映在症状/证候上,还可以从人体对自身身体变化的感受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感受等方面得到反映。如何通过这些变化反映来进行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一直是中医关注的问题。所谓的上工治未病,对那些可能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提前进行预防,对于人类的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人身整体论   中医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经验十分丰富,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体系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如《仁斋直指》:鼻者、清气出入之道路也。阴阳升降,气血和平,一呼一吸,荣卫行焉。《素问咳论篇》皮毛者,啼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肺合皮毛,在窍为鼻,若外感病邪,鼻窍和皮毛首当其冲受其危害,则有可能发展为过敏性鼻炎或特应性皮炎,日积月累,反复受邪,则肺气虚弱。肺主气司呼吸,且通调水道,则不能正常发挥宣发肃???、散布津液的功能,气不化液则停聚为痰,郁积肺内发为伏痰,每遇外邪,则有可能发展为哮喘。如果外邪直接侵袭肺脏,则直接发为哮喘。可见肺-鼻-皮毛三者相通,可同时相兼发病,也可单独发病。   2 病因病机   过敏性鼻炎、哮喘和特应性皮炎虽然属于不同的疾病,但都属于过敏性疾病的范畴。中医对此形成了独到的见解,认为这三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责之肺脾肾三脏,与心肝相关。而中医古籍对这三种疾病进行了大量的描述。   清?张璐《张氏医通》卷八:鼻鼽,鼻出清涕也,风寒伤皮毛,则腠理郁闭,宜疏风清肺;不应,非风也,乃寒也。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鼻病源流》说:又有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由肺经受寒而成也。《医方辨难大成?中集》有:鼻窍属肺,鼻内属脾。《灵枢?本神篇)说:肺气虚则鼻塞不利,《素问?宣明五气》日五气为病……,肾为欠为嚏。   《万病回春》说:自古咳嗽十八般,唯有邪气入于肝。《读医随笔》日:肝之性,喜升而恶降,喜散而恶敛。凡病之气结……咳嗽、哮喘……皆肝气之不能舒畅所致也。《赤水玄珠全集?哮》日:其问亦有自童幼时,被酸咸之味,或伤脾,或呛肺,以致痰积气道,积久生热,妨碍升降而成哮证,一遇风寒即发。《保婴撮要?作喘》亦云:哮喘……前证多因脾肺气虚,腠埋小密,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多。《素问?水热穴论》所说: 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外科正宗》指出:奶癣,因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搏,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搔痒不绝。《医宗金鉴.夕 科心法?浸淫疮》说:此证初生如疥,搔痒无度,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虚受风而成。《医宗金鉴》说:此症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奶癣,层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系干癣……。   由上可见过敏性疾病的发病较为复杂,但从总的病机来看,乃本虚标实或者虚实夹杂之症。发病于肺之鼻窍则为鼻鼽,或发病于肺之皮毛则为奶癣,或发病于肺之本脏则为哮症。病因或为寒、热、虚、实。   3 虚实辨证   现以八纲辨证中的虚实为辨证纲领,主要论述现代中医学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   3.1虚证 《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古代医家认为几乎所有的疾病的发生都与正气的损伤或者不足有关。而对于过敏性疾病而言,从疾病的发生本质而言,其发病主要责之肺气不足和脾肾两虚。   就哮喘而言,汪受传[1]认为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邪,引动伏痰,致哮喘反复发作。用玉屏风散来预防哮喘发作[2]、用加减玉屏风散防治咳嗽变异性哮喘[3]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李向东等[4]采用健脾益肺口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