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暴力犯罪案件调查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前农村暴力犯罪案件调查分析

当前农村暴力犯罪案件调查分析   [摘要]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或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对于严重暴力犯罪而言,通常是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绑架、强奸等犯罪。近年来,农村暴力犯罪不断攀升,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文章拟对当前农村暴力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提出对策建议,希望对如何改善当前农村治安状况有所启迪。   [关键词]农村;暴力犯罪;治安;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85-02   2008年以来,福建省永春县检察院共受理涉嫌故意伤害、杀人、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案件332件455人,占受案总数的35%,据统计,该类案件的94%以上发生在农村地区。近日,永春县院对这332起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减少农村暴力犯罪发生的关键,在于积极排查调处农村家庭及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   一、当前农村暴力犯罪的突出特点   一是案由大部分缘于婚恋纠纷、家庭纠纷和邻里纠纷。在332起故意伤害、杀人案件中,缘于婚恋纠纷、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的共201起,占60.5%。其中缘于婚恋、家庭纠纷的106起,包括夫妻之间、未婚恋人之间、同胞兄弟之间、姻亲双方间、当事人与婚外第三者间、甚至子女与父母之间都曾因矛盾纠纷不能正确处理引发悲剧,有的还伤及其他亲属朋友;缘于邻里矛盾纠纷的65起,皆因小事引发矛盾,后导致积怨,继而引发伤人后果。   二是犯罪嫌疑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455名犯罪嫌疑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95.6%,其中文盲、半文盲11人,小学文化程度97人,初中文化程度327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1人。由于文化素质过低,法律意识淡薄,他们的思维简单,愚昧鲁莽,狭隘自私,遇事不冷静,不能克制自己,不懂得寻求解决问题的正当途径,常常由于冲动而使用暴力。   三是犯罪嫌疑人绝大部分为男性农民。455名犯罪嫌疑人中,男性农民共有448名,占98.4%,女性犯罪嫌疑人仅有7人。其中年龄在30岁至50岁的中年男性农民共计395人,占87%。中年男性由于长久的积怨或矛盾无法彻底解决,情感障碍和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疏导,最终采取了暴力手段。   二、当前农村暴力犯罪的发案原因   (一)恋爱、婚姻家庭矛盾不能得到有效化解,导致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   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外情、不正当两性关系等不道德现象大量出现,农村群众原有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冲击,使得那些原本婚姻质量差的家庭容易矛盾激化,家庭暴力行为及相关恶性犯罪就难以避免。如谢某盛故意杀人案,被害人康某传言谢某盛的妻子在永春县城卖淫,谢某盛因此怀恨在心。2011年12月28日,谢某盛骑摩托车到康某工棚处,趁其不备,使用压煤铁器击打康某头部致其昏迷,因担心康某醒来会报复他,谢某盛又用工棚里的铁线绑住康某的脖子并用钳子将铁线绞紧后逃跑。经鉴定,被害人康某越系严重颅脑损伤死亡。谢某盛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刑两年执行。二是婚后夫妻双方关系不睦,感情破裂后一方不愿离婚,而农村陈旧的观念使得离婚更是难上加难,导致夫妻矛盾加深,继而产生悲剧。如陈某城故意杀人案,陈某城为阻止黄某玲离婚后嫁给其他人,用剪刀刺死黄某玲。三是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年轻男子择偶、结婚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恋爱、婚姻失败,其容易产生“人财两空”的思想,在仇恨和报复心理的支配下,置法律和生命于不顾,铤而走险。如李某水杀害前女友尤某婷一案,因尤某婷提出分手后,李某水多次要求复合遭到冷面拒绝,李某水觉得“比死还难受”,蓄谋先毁了尤某婷再自杀。2012年6月5日晚,李某水在尤某婷下班必经的小巷子等候,从背后对被害人尤某婷身上乱捅42刀,造成尤伊婷血气胸和失血性休克死亡。李某水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无期徒刑。   (二)普通民事纠纷容易转化为刑事犯罪   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多因鸡毛蒜皮的琐事或闲言碎语引起纠纷和矛盾,由于纠纷得不到有效解决,往往由于一方一时愤怒或情绪失控,导致产生暴力行为,使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犯罪。如永春县湖洋镇村民刘某贞在自家门前与邻居夏某为琐事发生口角,刘某贞即持自家铁铲击打夏秀蜜左胸背,致夏秀某左胸第九、十后肋骨折,经永春县公安局法医鉴定夏某的伤情为轻伤,刘某贞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永春县检察院批准逮捕。   (三)农民法制观念较为淡薄,不善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由于农民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遇矛盾纠纷,就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拼个你死我活。可以说,农民法制观念淡薄是农村故意伤害、杀人案件多发的重要原因。如余某雪非法拘禁一案,被害人王某欠余某雪债务27000元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