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王沂孙咏物词艺术特点
论王沂孙咏物词艺术特点
摘 要: 王沂孙是宋末元初的一位重要词人,参与了《乐府补题》的创作。他的咏物词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分三个方面论述,即所选取意象具有遭际不幸、悲苦欲绝的共同特点;其所咏之物的物理物态与抒情主体的内在情思达到完美融合;在结构上,层深径曲,思笔双绝。王沂孙词对有清一代词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词史地位不可忽视。
关键词: 王沂孙 咏物词 艺术特点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人,宋末元初词人,有《花外集》。王沂孙不见于史乘,诗文尽佚,生卒年已不可确考。据现有材料看,王沂孙的活动基本是在吴越一带,以居住在会稽、杭州的时间最长。他的交游多是宋末元初的著名文人和遗民,如周密、张炎、陈允平、赵元任、陈恕可、唐钰、仇远、戴表元、屠约、李彭老、王易简等人。关于王沂孙的生活境遇,周密在《踏莎??·题中仙词卷》说他“结客千金,醉春双玉”,张炎在悼词《琐寒窗》说他“香留酒殢,蝴蝶一生花里”,大概他是一位雅致多情、风流蕴藉、家境富有的词人,一度过着湖山吟赏、诗酒倡和的生活。南宋灭亡,亲历亡国破家之痛,在元朝出仕庆元路学正,又辞官归隐。他曾与周密、张炎等一同参加由宋亡之初六陵盗发、三宫北掳、崖山之变等事件而发起的《乐府补题》唱和,寄托他们的故国之思。从张炎《洞仙歌·读王碧山〈花外词集〉有感》和周密《踏莎行·题中山词卷》之“重翻《花外》侍儿歌”看,王沂孙词集《花外集》在他死时已经结集命名,甚或他自己曾亲手删定,大多为宋亡之后所作,题材、风格都较为整齐划一,没有游戏之作和不经意的滥作。
王沂孙现存六十四首词,绝大多数是长调,小令仅三首。其中咏物词三十四首,占了一半,是其集中的精华与特色所在。在被称为“宋人咏物之词,至此编乃别有深衷新义”①的奇书《乐府补题》中,王沂孙的咏物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艺术成就上均居首位。以下论述其艺术特点:
一、所咏之意象具有遭际不幸、悲苦欲绝的共同特点
王沂孙咏物词中的意象均姿质美丽不凡,但却身世凄凉、备受磨难。此类意象带有拟喻和象征的特点,是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相反映托的结果。如《庆宫春·水仙》②:“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绝。花恼难禁,酒销欲尽,门外冰澌初结。试招仙魄,怕今夜、瑶簪冻折。携盘独出,空想咸阳,故宫落月。”明洁不凡的水仙终因亡国而身遭零落。《绮罗香·红叶》二首,“玉杵余丹,金刀剩彩”,红叶之颜色如传说中玉杵臼所捣之绛雪琼英,红叶之形状如金剪刀裁定,极言红叶之鲜丽颜色、傲霜资质,然而终归“千林摇落渐少”、“疏枝频撼暮雨”,无法逃脱殒落的命运。《水龙吟·白莲》中“铅华净洗,涓涓出浴”之白莲,在“太液荒寒”后,不知“断魂何许”。《水龙吟·海棠》里“世间无比娉婷”、“似开半敛”沉睡东风的海棠终究使人担心,“怕明朝,小雨濛濛,便化作燕支泪”。
王沂孙创作此类咏物词时,其心灵的激发不囿于创作缘起(应社)和创作对象的实有特征,而是着眼于他时刻萦绕于怀的身世之感,见出其刻意寄托。但另一方面可贵的是,他能把所咏之物当作具有生命情感的审美对象,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在对象中领悟、强化、展现主体的情感体验。因此,一切人生感喟遭际、世事沧桑变故都在花卉禽鸟中获得兴感。如王夫之《读四书大全·孟子》所言“其或往或来,一来一往,吾之动机与天地之动机相合而成者也。”经过王沂孙的创造,本以单纯之形式美悦人耳目的自然物及其随时序发生的荣枯变化,与特定典事人物相契合,而被人格化、情感化,从而产生深邃的审美意蕴和强大的艺术张力。
二、物理物态与情思的完美结合
王沂孙咏物词意象具有拟喻和象征的特点,以他最著名的《天香·龙涎香》为例: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词上片,龙涎香由昔日腾天入海的自由生活,陡遭不测,被攫离故地,碾磨得心魂凄断,在被焚烧至灰烬之时,其最后一缕云烟郁结之形呈现对昔日海天云气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传达出凄苦的身世之感以及即使被碾磨成粉、焚毁成灰都不能消尽的故地之思。上片生发出凄绝的审美意蕴:香,可指心香,即由心而生的情,龙涎香之被吐生、被采撷、被制作、被焚烧的过程,正如情之生之结之毁的过程,艰辛悲苦,是物之态、物之理,也是心之径、情之境。王沂孙于本是清客文人玩享的奢侈之物中发现了多么耐人体味的意蕴!“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此句状烟之袅袅升起散开,也仿佛是心绪荡开,相思由起。香之烟想念前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