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相位转换技术在石油地质薄砂层解释上应用.docVIP

90°相位转换技术在石油地质薄砂层解释上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0°相位转换技术在石油地质薄砂层解释上应用

90°相位转换技术在石油地质薄砂层解释上应用   【摘要】90°相位转换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的关键技术之一。所谓90°相位转换是指将地震相位旋转90°,使得地震反射的主要同相轴与地质上的岩层建立联系,赋予地震相位以岩性地层意义。由于本区资料具有较好的零相位特性,90°相位转换技术在本区基本能够把同相轴峰值调整到岩相的中心,不同地层间的地震相位标志较明显,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地震相图转换成沉积相图提供了依据。在相似石油地质条件下,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   【关键词】石油地质 90° 相位转换 须家河组 薄砂层解释 勘探   1 引言   90°相位转换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的重点技术,但是其使用价值和使用范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90°相位转换技术确实是地震沉积学的技术之一,但是其相位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目的层对应的初始地震相位的变换而变换的[1][2]。   也有学者认为,90°相位转换技术是对地震数据体进行了相位的转换,并不能提高地震分辨率。相反,如果初始地震相位并非为90°,该技术还会改变地震数据中原有的地震振幅情况,使得地层的岩性不准确,影响了该区域的地质研究[3]。   本文认为,地震沉积学很好地联系了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等学科交叉部分的空白区域,丰富了研究手段,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90°相位转换技术不必纠结它是否属于地震沉积学的关键技术,而是要认清90°相位转换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在面对具体的研究区域时应首先进行地质背景和地震数据的分析,依据结果再判断是否应采用90°相位转换技术。   2 90°相位转换技术的原理   通常而言,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解释人员都会对地震资料进行子波零相位化处理[4]。所谓子波零相位化处理,就是在改变子波的相位谱的同时,保持子波的振幅谱不变,将非零相位子波转换为零相位子波。零相位子波可以被看作多个正弦波的合成,且这些都是以一个波峰或波谷时间为基线的。由于不同频率的波峰或者波谷相互的叠加作用,因此零相位子波的主峰(谷)值最大,具有最高的分辨率。但是如果出现双界面,甚至多界面的时候,零相位数据体的优势便无法体现出来,只能在单一反射界面如海底、厚层块状砂岩顶面等地方才有较好效果。   对于单界面和双界面,不同相位角度的转换技术,带来的效果是不同的。面对单界面的情况时(假设其反射系数为R),零相位子波处理的波形以界面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关系,90°相位子波处理的波形以界面和子波的交点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关系。对于双界面(假设为地震薄层,顶面反射系数为R,底面反射系数为-R)而言,90°相位子波的反射波形相对于界面对称,零相位子波所对应的波形与双界面呈反对称关系。因此,在面对薄层的解释的时候,90°相位转换之后的波形能够更好地区分薄层的位置,使得地震界面与地层界面更加吻合,具有一定优势。   在零相位数据体中,波峰、波谷对应地层界面,但由于地震数据的影响变量过多,不同地质情况下的岩性地层与地震相位之间的关系并不一样,无法一一对应。对我国而言,工区以陆相沉积为主,储集层连续性差,具有很多的薄层[5,6],不能建立准确的地震数据与岩性测井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较薄的储集层而言,反射振幅是混合了来自于储集层顶层和底层反射的组合地震响应,因此不能采用零相位的处理方法。90°相位转换将反射波主瓣提到薄层中心,使得地震反射相对于岩层对称,建立了地震反射的同相轴与岩层之间的对应关系,赋予了地震相位岩性地层的意义。   3 石油地质薄砂层应用实例   图1为过WD 12井的叠后剖面(A)和90°相位转换剖面(B)。从B图中可以看到,经过相位转换技术后,地层界面的位置由波峰内转换到了波峰与波谷 转换的位置,从正相位转换到了零相位位置,消除了由于视觉误差而产生的层位拾取精度较差的问题,层位追踪更加准确,赋予了地震相位相应的岩性地层的含义。具体来看,A图中须家河组三段底界井旁为中弱振幅反射,横向上须家河组三段标层相位出现同相轴的分叉合并现象。在叠后剖面上,井附近须家河组三段底界向左出现与下部须家河组二段顶部一中强振幅的同相轴合并的现象,井旁向右则两轴呈放射状分开现象;经过90°相位旋转之后,地层界面从正相位内变到了零相位上,使得在进行层位追踪时获取的层位信息更加真实。对比发现,经过90°相位旋转之后地震相位与岩性测井资料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强烈,说明地震相位具有了岩性地层意义。在须家河组三段中,从叠后剖面上只能观察到两个明显的波峰;在90°相位剖面上,能够观察到三个明显的波峰。经过查阅测井资料,须家河组三段内部有三套泥岩组合,与经过90°相位旋转之后的地震相位恰好吻合,说明90°相位旋转之后的地震相位具有了岩性地层意义。   图2为过AN8井的叠后剖面(A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