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性耳鼻喉科疾病-曹钟兴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1定义 1.1 噪声是一切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响。 1.2职业性噪声聋系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 2. 按时间分布分为 稳态噪声:声级波动3dB(A) 非稳态噪声: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 脉冲噪声: 持续时间≤0.5s 间隔时间1s, 声压有效值变化≥ 40dB(A). 3.接触机会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6]63号 噪声行业: 煤炭、有色金属采选业;石油天然气开采;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饮料、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纺织业;机械工业;钢压延加工业;金属表面处理等61个行业 4 临床表现 4.1听觉适应: 短时间接触噪声,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听阈提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短时间恢复。 4.2 听觉疲劳 强噪声环境停留时间较长,听力显著下降,听阈提高15-3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小时甚至几十小时才恢复 4.3 听觉损伤 传导性聋 声波 经外耳 耳道 鼓膜 中耳(三块听骨如中耳疾病,外伤、异物等) 听力障碍 感音性聋 声波 传导径路 内耳毛细胞损伤(肿胀、变性、萎缩或消失) 听神经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病变 感音性聋 5. 诊断原则: 根据确切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有自觉听力损失或耳鸣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历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现场卫生学调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6.确切职业接触史: 工作场所噪声级超过GBZ2声级卫生限值的噪声作业。 工作场所的作业人员8h等效接触噪声值≥85db(A), 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时间,按每增加3dB,接触时间减半的原则,确定噪声接触限值. 7.听力评定 以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为依据。 听力计应符合“GB/T 7341 听力计”的要求 纯音测听应符合“GB/T7583 声学 纯音气导听阈测定 听力保护用”的要求 8.测试音的给声顺序 1kHz 2kHz 3kHz 4kHz 6kHz(8kHz) 500Hz 1kHz 一耳测试完毕,再以相同的顺序,测试另一耳。 听力图绘制: 右耳:O,左耳:X,骨导右耳 [,左耳 ]。 最大输出级上无反应,右耳:O ,左耳:X 。 9.职业性噪声聋听力图 10.1 纯音听力检查时,若受检者在听力计最大声输出值仍无反应,以最大输出值计算。 10.听力图分析要点 10.2 当一侧耳为混合性聋,若骨导听阈符合职业性噪声聋的特点,可按该耳骨导听阈进行诊断评定。 若骨导听阈提高可能与传导性聋有关,应以对侧耳的纯音听阈进行诊断评定。 10.听力图分析要点 10.3 若双耳为混合性聋,骨导听阈符合职业性噪声聋的特点,可按骨导听阈 进行诊断评定。 11 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步骤 11.1 耳科常规检查 11.2 听力图分析 语言频率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不应诊断职业性噪声聋 11 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步骤 纯音听力测试听力曲线为水平样或近似直线时,应怀疑其听力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语频听力损失超过中度噪声聋以上(40dB),应进行客观检查,排除伪聋和夸大性听力损失,识别职业接触史不符合;语言交流无障碍,各频率曲线近似平坦等。 11 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步骤 客观听力检查,如: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听力损失与ABR阈值呈正相关,反应1~4kHz听阈 40Hz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反映丘脑以下相对应的纯音低频部分1kHz及以下。 耳声发射测试:耳蜗功能性的评价方法,其阈值与年龄有关。正常人均可引出。 声阻抗声反射阈测试:反映鼓室功能变化。 客观检查结果不能做为诊断鉴定计算依据。纯音测听力损失程度与客观检查结果呈正相关。 11.3 鉴别诊断 排除伪聋、夸大性听力损失、药物中毒性聋(链、庆、卡等)、外伤性聋、传染病性聋(流脑、腮腺炎、麻疹等)、家族性聋、美尼尔氏病、突发性聋以及各种中耳性疾病等。 11.4在诊断评定前,至少要进行二次以上的纯音听力检查。 两次检查间隔时间至少三天,而且各频率听阈偏差≤10dB,评定分级时应以听阈最小值进行计算。 11.5 纯音听力检查结果或按骨导听阈结果进行诊断评定时,均应按GB/T 7582进行年龄、性别修正。 12.观察对象 双耳高频(3kHz,4kHz,6kHz)平均听阈≥40dB(HL) 双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