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陈卓实景山水画品鉴.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初陈卓实景山水画品鉴

清初陈卓实景山水画品鉴   华夏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乃六朝古都和南唐京师,明太祖朱元璋定都于此后,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即使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北二京制度依然并立,留都金陵仍旧保存着与北京相对应的衙门机构,直至明朝灭亡。满清入关后,这里一度成为反清复明的重要根据地。明末清初时期,南京还寓居着不少遗老遗少、文人骚客,因为不满清廷的残酷统治,内心深处对故国家山十分眷念。他们相互交往,诗画酬唱,宣抒胸臆,由此开启了中国文化史上又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时期。陈卓就是活跃于其间的一位绘画艺术名家。   一、史载陈卓的生平事略   陈卓(1634-1709年后),字中立,晚号纯痴老人,原为北京人,久居江宁(今南京)。史上对陈卓记载不多,后人只能从其作品及一些典籍文献中略知一些情况。   据清代《乾隆上元县志》卷二十四《人物·方技》等记述:陈卓“性耽书史,寄情翰墨”,擅长山水、人物、楼阁、花卉和翎毛画,笔墨工细有致,画格自成一家,与吴宏、樊圻、邹喆、蔡霖沧、李又李、武丹、高岑并列为清初画坛“金陵八家”(史上对“金陵八家”之誉曾有不同看法,这是其中一说;清代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将“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叶欣、吴宏、胡慥、谢荪”誉称为“金陵八家”,此乃另一种流行较广的说法)。陈卓在金陵期间主要以鬻画职业为生,因为画得一手好画,当时一些达官贵人皆视其为座上客,他往往则“以所绘图画进呈”,声名逐渐隆起。陈卓的五个儿子陈谏、陈谟、陈训、陈诰和陈说“俱以工画名世”,其孙陈瑚、陈琪亦具有祖父的绘画遗风,“故金陵迄今称以画世其家者,必推陈氏焉”。   除此而外,清代《嘉庆江宁府志》卷四十三《人物·技艺》《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二十五《人物·方技》以及《图绘宝鉴续纂》卷二等典籍中,对其尚有一些零星介绍。又据清代周亮工《读画录》载,康熙八年(1669年),陈卓尝在寓居金陵的周亮工家,与樊圻、吴宏、王犟、胡节、姚淛等一批文人、画家举行所谓的“己酉盛会”,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陈卓的山水画艺术,主要受宋代郭熙、燕文贵、马远、夏圭等??体画诸家的风格影响,兼取前代界画高手的绘画技法。他爱作青绿、设色山水画,构图布局严谨、高旷深远,笔力坚实硬朗,常用小斧劈皴和雨点皴等,所作内容大致可分为实景和虚境等类型,大都富有宋人的厚重感,意境清丽幽寂,或虚幻缥缈,令人回味深思(图1)。又据晚清秦祖永《桐阴论画二编》上卷称,曾见过陈卓的一幅绢本山水画,“千丘万壑,具有宋人精密”,但感觉其中似乎有点刻露,缺少元代绘画的空灵、秀雅等笔墨气息,“其病与刘叔宪同,如能于毫尖上,细心领取,何难与古人后先标映,并垂永久”。陈卓的花鸟画笔墨精细工致,设色秀丽典雅,颇为值得一赏。其存世作品主要有:《云山青嶂图》(安徽博物院藏)、《长江万里图》(安徽博物院藏)、《仙山楼阁图》(首都博物馆藏)、《水村图》(南京市博物馆藏)、《疏林茅屋图》(天津博物馆藏)、《红树青山图》(南京博物院藏)、《携琴访友图》(南京博物院藏)、《花鸟图》(青岛市博物馆藏)、《各色牡丹图》(安徽博物院藏)等。   陈卓嗜好金陵山水,经常游山探胜,与当地文人交游遣兴。据清初文人程邃记述:大约在康熙二十五六年(1686、1687年)间,安徽文人叶賁实陆续邀请寓居南京的吴宏、龚贤、樊圻、陈卓、戴本孝、柳埔6位名画家,为其绘写实景山水画《金陵寻胜图》(其中吴宏所作《燕矶晓望》《莫愁旷览》画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龚贤所作《摄山栖霞》《清凉环翠》画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樊圻所作《杏村问酒》《青溪游舫》画卷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戴本孝所作《龙江夜雨》画卷、柳培所作《天印樵歌》画卷现均藏于上海博物馆)。而陈卓描绘的为《天坛勒骑图》画卷(图2、图3,纸本设色,纵30.5厘米,横147.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冶麓幽栖图》画卷(图4、图5,纸本设色,纵30.5厘米,横154.3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由于这两幅画卷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陈卓的实景山水画风格,故而值得人们赏鉴与品味。   二、遐思不尽的《天坛勒骑图》   明太祖朱元璋奠都南京后,不仅扩建南京城墙,而且还在钟山西南麓建造规模宏大的皇宫,在宫城东南面(即今南京市天堂村一带)构筑祭祀上苍的天坛。明成祖朱棣意欲迁都北京,又以南京皇宫、天坛为蓝本,相继建造了北京皇宫和天坛。在历经600多年的沧桑风雨之后,如今的南京故宫、天坛早已不存,而陈卓的《天坛勒骑图》却为人们再现了昔日南京天坛的庄严景致。   徐徐展开《天坛勒骑图》画卷,但见大地平缓,芳草青青;秦淮河水清澈幽碧,一座三孔拱桥横跨两岸;行人肩挑重担,匆匆行走,一路上翠柳依依,春风拂面,郊野风光宜人。临近昔日皇家圣地天坛,重檐翘角的三拱朱门紧闭,门前两座牌坊巍然耸立;天坛周遭红墙环筑,内外松柏错落掩映,烟雾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