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旗赊出来历史,品出来生活
社旗赊出来历史,品出来生活
一座小小的河南古镇,却拥有九座城门;随处走走,便可发现原本应藏于皇宫内院的装饰。社旗,这个东汉刘秀曾赊酒,并借店旗起义的地方,清朝时便已发展成全国四大商业重镇之一。虽然这里早已归于平静,但曾经的辉煌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也早已渗透在小镇如今悠闲的慢生活中。步入其间,似饮一杯醇香老酒。
古道、古树、古碑、古庙、古井……到处都有祖先留下的印记,这也让河南南阳的社旗县给人的第一印象原生态十足。也难怪,社旗是河南很早的居民居住地之一,小镇恬静悠然的生活稀释着现代的压力,古朴巍峨的建筑夹杂着历史的沧桑。在东汉建立之前,刘秀在这里赊账并借店家印有“刘记”字样的店旗起义。刘秀称帝后,想起了社旗,于是便将当时他赊账的兴隆店改名为赊旗店,简称赊店。赊旗?社旗?随着历史的沿革,或许社旗县的名字便字变音不变地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早在汉朝,社旗就已发展成中原有名的大镇,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经济更是达到鼎盛。清咸丰年间这里不仅修建了城墙,还模仿皇城的规制设立了九座城门。城池环城十六里、高三丈六,马道、烽火台等一应俱全。走在这个恬静的小镇上,你能看到太多的雍容华丽,不禁好奇:那些本应该深藏皇宫内院的装饰,怎会出现在一个河南的小镇上?这个古镇过去的商业为何如此发达?
“清初茶叶均由西客经营,由江西转运河南再销关外。”这段《茶叶杂咏》中的记载,道出了社旗镇真正的历史渊源。当时,山西商人把福建、浙江等地的茶叶集中到江西,而通过水路北上运到内蒙直至俄罗斯。这条在清朝兴起的贯穿欧亚大陆的国际商路,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茶叶之路”。社旗正是当时晋商“茶叶之路”上最著名的水路码头所在地,汇集了各路商人富豪,小镇便逐渐发展成“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著名商埠,甚至跻身全国四大商业重镇之一(其他为景德镇、佛山镇和朱仙镇)。商人们来来往往,热闹非凡,据说数公里外就能听见这里的喧闹。
不过,如今的社旗,曾经的辉煌早已沉淀在历史长河中。远离了喧嚣的社旗,大隐隐于市,“穷忙族”??妨移步这里,放逐于古宅中,享受一段难得的慢生活。社旗那些古旧却依然滋润的老宅子,伸手便可触摸,跨出脚步便能融进它的气场。社旗的每一根梁,每一块砖,几乎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而当地人的生活起居基本都沿着巷面展开。青石板铺就的小桥、石板路上,人们悠然走过;院门口,大妈踏着缝纫机,像是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老大爷们悠闲地看报纸或下棋,小孩子们凑在一起做作业,或叽叽喳喳地嬉笑玩耍……时光仿佛倒流。
天下第一会馆
繁华的商业自然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山陕会馆造型非常奇特,木雕石刻,精妙绝伦,被国家文物保护专家单士元赞为“辉煌壮丽,天下第一”。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郑孝燮也曾对它发出了“高楼杰阁,巧夺天工,精雕细琢,锦绣装成,公输匠艺,壮哉斯馆”的赞叹。
山陕会馆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到光绪十八年落成,共经六帝137年。站在会馆门前,你会感觉到异常大气——会馆有别于传统古建筑平房四合院的风格,中轴线上的建筑居然有八九层高。屋顶则分两层甚至三层,重檐、曲线、直角巧妙结合。而建筑上琉璃瓦的装饰及各色图案,衬托出这里的雍容华贵。
会馆内插在铁狮子背上的旗杆直耸云霄,高达17米多,用铁2.5万多公斤,堪称全国之最。北边名为悬鉴楼的三层古戏楼由24根巨柱撑起,高达30米,共分三层。仰头看,四根大方柱把楼的三层凌空擎起,很是壮观。据说这样的三层古戏楼,全国仅存三座,除北京故宫的畅音阁、颐和园的德和阁这两座皇家戏楼外,悬鉴楼就找不到对手了。
跟北京故宫比肩的还有琉璃照壁,是用1000多块彩釉大方砖砌造起来的,仿九龙壁而造。壁的两面饰有精巧剔透的“二龙戏珠”、“龙虎争斗”,以及姿态各异的九条龙和福、禄、寿等图案。进到会馆,无意间居然发现了“龙”、“虎”的草书石碑,一打听才知这竟然是慈禧太后的笔墨。一个民间建筑能够得到慈禧老佛爷御笔镇殿,可见其当时的地位举足轻重。不禁想到周围百姓称之为“慈禧太后第九座行宫”之说,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在慈禧老佛爷眼中,这座山陕会馆绝对处于非同一般的位置。
此外,从山陕会馆整体建筑看,可谓是集南北工匠之大成,在乾隆盛世时期,无论是建筑还是各项艺术均达到了顶峰,加之当时社旗镇的富甲们倾其财力邀请各地能工巧匠为其修建会馆,这样精巧绝伦的建筑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之所以富甲们愿意耗资修建这样的建筑,通过建筑中的一系列细节,便可猜出一二。
首先,山陕会馆以敬奉关帝为主,众所周知关公除了是忠义的代表,更以武财神的身份成为更多商家追捧的大神。此外院中狮子脚下踩的串钱、仙人旁边摆放的算盘,无不流露出曾经的主人对于金钱的期盼。“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这或许正是山陕会馆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