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口纱众星捧月背后
进口纱众星捧月背后
近年来的“棉价差”在持续压迫国内棉纺企业生存底线的同时也催发了中国的进口纱市场。有人形容中国进口纱贸易发展速度之快为“轰轰烈烈”外加“万马奔腾”。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中国的棉纱进口量逐年增加,2012年全国进口棉纱达到153万吨,其中进口量居全国第一的公司为中国纺织机械进出口公司。中国纺织机械进出口公司本是开展纺织机械进出口贸易,在看到近年来进口纱的契机后,其凭借自身拥有的客户渠道优势,逐渐发展起了进口纱业务,并迅速风生水起。
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该公司贸易部经理黄联生,分享了他近年来做进口纱贸易的酸甜苦辣,其中我们看到了进口纱在极受追捧之下也经历着市场的残酷竞争和无奈叹息。
《中国纺织》:最近几年进口纱市场的情况如何?您的感受有哪些?
黄联生:近年来,中国进口纱市场发展非常迅猛,做进口纱贸易的主要有外贸公司、国内贸易商、生产企业,还有以套取资金为目的的搞资本运作的公司等。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中国棉纱最大的进口国为巴基斯坦、印度、越南、台湾、印尼、乌兹别克斯坦,其中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为巴基斯坦、印度和越南,分别占比为38.5%、21.67%、11.19%。
在开展棉纱进口业务的这些年中,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2008年金融危机致使市场箫条,到2009年有了小幅的温和上涨。记得在2009年之前,我们推销进口纱的时候,很多工厂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中国棉纺这么强,怎么可能需要进口纱呢?因此当时推销进口纱很费劲。可是这短短几年,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甚至出现了全民追捧进口纱的局面。2010年进口纱市场遇上了百年不遇的疯狂上涨,可是紧接着2011年市场就开始疯狂下跌,2012年和2013年基本是只赚吆喝不赚钱的。
《中国纺织》:引起进口纱井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黄联生:主要原因是价格。首先从2005年中国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8.26一路上升到6.16,上升了将近30%。其次,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提高,远高于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巴基斯坦工人工资大约120美元/月,折合人民币750元,远低于国内工人工资。第三,国内外棉花的产量,尤其是国家实行棉花收储政策以后,国内外的棉价差进一步拉大,甚至原来没有价格优势的东盟都可以做到比国内棉纺厂更低的价格。第四,这些年巴基斯坦、印度、越南等国的纺织投入很大,发展很快,其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已接近国内水平,甚至有些已经超过国内水平。与国产纱比较而言,40支以下的织数,进口纱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第五,近年来,国内棉纺厂纷纷到国外投资建厂,这些新建工厂生产的棉纱大部分依然要销回国内。
这些原因都使得进口纱市场近年来极受追捧,去年杭州召开了一个进口纱论坛,不大的会场来了一千多人,可见大家对进口纱都非常热衷。当下,不管有实力、没实力,不管熟悉、不熟悉,都加入炒进口纱的行列。不断有新的商家加入,也不断有商家在进口纱的豪赌中倒下,堪称前仆后继。大部分商家简单的拿国外的纱价与国内的高棉价推算出来的纱价做比较,觉得国外的棉价比国内低,做进口纱应该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就纷纷加入做进口纱,但这是误区。
《中国纺织》:“误区”这个应该怎么理解呢?
黄联生:现在进口的大部分为粗支纱,国产的粗支纱和进口相比完全没有优势,因此国内棉纺厂几乎已经完全不做这些品种了,国内中低织棉纱市场基本上被进口纱占据了。进口纱已形成一个独立的市场,这个市场的竞争是进口纱与进口纱之间的竞争。而进口纱品种比较单一,单个品种进口量太大,国内需求又不旺,因此,不少商家积压了大量的库存。除此之外,国内的商家大都愿意单打独斗,没有分工和协作,都想一竿子插到底,自己直接订货,这就造成了进口纱市场非常无序混乱。
其实这两年进口纱市场真正赚到钱的没有几家,大部分企业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投入很大的资金,实际情况却是只赚热闹,不赚钱。相反,国外供货商却非常开心,因为他们的纱不愁卖,而且卖到中国的价格更高、数量更大,同时国外的棉纺厂非常团结,基本上是通过中间代理商对国内进行销售,同一个品种的纱价格一致性非常高,而且价格很难谈下来。每次在国内开纱线展,外团的报价高度一致,常出现订货价格远高于国内市场销售价格的情况。可以说,国外的供货商这几年从中国市场取得了极好的收益。
《中国纺织》:按照您的说法,国内的贸易商确实需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未来究竟该如何开展进口纱业务。那么在进口纱的操作流程上应该注意哪些具体问题呢?
黄联生:进口纱和国产纱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国产纱是现货,或者是较短交付期的半现货,而进口纱贸易是完全做期货,交货期为两到六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市场变化波动很大,再加上没有期货对冲的手段,就这一点而言,其风险比进口棉花大。
其次,付款方式不同。国产纱通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