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 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非营养物质在肝脏内经代谢转化后,由极性弱的脂溶性物质变为极性较强的水溶性物质,是其易于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葡萄糖醛酸结合多见) 八、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一)肾功能不全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 1、吸收减少:肾脏疾病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2、分布:酸性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苯妥英钠、呋塞米);而碱性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变 第五章 药品的临床评价方法与应用 一、治疗药物评价 (一)、治疗药物有效性评价: 包括新药临床评价和临床疗效评价两大部分;一个新药按GCP管理要求必须经过四期的临床试验,即上市前要经过三期(I期、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批准上市后还要经过IV期临床试验 (二)新药临床评价的分期 评价目的 病例数选择 特殊要求 I期 药理学及安全性 20-30例 健康志愿者 Ⅱ期 患者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多发病不少于300例,主要病种不少于100例 多中心 Ⅲ期 验证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 Ⅳ期 广泛使用条件下疗效和不良反应 常见病不少于2000例 普通和特殊人群及单一给药和联合给药 (三)新药四期临床评价的局限性 1.病例数目少:频率低于1%的不良反应在此期间很难被发现 2.观察时间短:需要长时间应用才能发生的或停药后迟发的药品不良反应在此期间不能被发现 3.特殊人群未纳入:老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及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排除在外 4.考察不全面: 5.管理有漏洞: (四)药品临床评价的特点及意义 1、特点: 先进性和长期性;实用性和对比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2、意义: 保证用药安全(药源性疾病);促进合理用药;扩展使用范围 二、药物经济学评价 一、基本概念(补充) 成本是指社会在实施某一药物治疗方案或其他治疗方案的整个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一)、直接成本:指用于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所花费的代价或资源消耗 1.直接医疗费用,包括提供的药品与服务、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护理、检验、住院等消耗的一切费用 2.非医疗费用,包括家属陪护、食宿和交通等费用 (二)、间接成本 指由于伤病或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它包括休学、休工、过早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等 (三)、隐性成本 指因疾病引起的疼痛,精神上的痛苦、紧张和不安,生活与行动的某些不便,或因诊断治疗过程中带来的担忧、痛苦等 二、用药结果评价 (补充) 1.效果:以客观指标表示的用药结果,如发病率、治愈率、不良反应率等 2.效益:转换为货币值的用药结果 3.效用:以主观指标表示的用药结果,如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舒适程度和与保健相关的生活质量 三、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1.最小成本分析(CMA) :适用于效果基本相同的两种治疗方案的比较.成本小者为最佳方案,故最小成本分析以效果一致为前提 2.成本效益分析(CBA):成本和治疗结果均用货币表示 3.成本效果分析(CEA):治疗结果采用临床指标表示,如治愈率 4.成本效用分析(CUA):治疗结果考虑患者意愿、偏好和生活质量 4.抗病毒药物 5.非甾体抗炎药 6.血管收缩药:去甲肾上腺素、甲氧胺、苯肾上腺素等,因可产生肾血管痉挛而致急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 7.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引致肾损害的主要特点是肾间质纤维化 (四)药源性血损害 1.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氯霉素、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 2.引起溶血性贫血 3.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氯霉素、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 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抗肿瘤药 5.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利福平、阿苯达唑等 (五)药源性神经损害 1.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氯丙嗪及其衍生物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高 2. 可引起听神经障碍(主要为耳聋)的药物有:有氨基糖苷类、奎宁、氯喹、水杨酸类及依他尼酸等 三、药源性疾病的治疗 1.停用致病药物 :致病药物是药源性疾病的起因,因此治疗首先要考虑停用致病药物 2.排出致病药物 3.拮抗致病药物——鱼精蛋白可使肝素失去抗凝活性 4.调整治疗 5.对症治疗 第四节 用药错误 一、用药错误的基本知识 一)用药错误的原因 1.管理缺失 2.认知缺失或障碍 3.操作失误(行为因素) ①沟通②剂量计算 ③给药时间、途径或剂型错误 4、其他因素 ①产品缺陷 ②患者自行中断用药,自行选购药品,造成重复用药或误用假药、劣药 二、用药错误的分级 A级:客观环境或操纵可能引发差错(差错隐患) B级:发生差错但未发给患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