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我们关注过那些人…….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我们关注过那些人……

2013,我们关注过那些人……   罗春燕:孤岛上无悔的驻守   四川省南部县董家小学,是一所近乎与世隔绝的“孤岛学校”,学校操场中间还有两座坟,孤儿学生在学校每个班级成为一种常态。   2009年,特岗教师罗春燕在这里埋下了教育梦想的种子,并不断地生根、发芽、生长。   董家小学400余名学生中,有近380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大多数家长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六七年才回一次家。   罗春燕在董家的日子是艰苦的,冬天寒风凛冽,夏天经常有蛇虫光顾她的寝室;董家的交通是闭塞的,进出只能靠坐摩托又坐机动船;董家的日子是枯燥的,没有任何娱乐消遣;董家没有集市,买菜要到富利镇,她只有利用双休日到离学校很远的县城买好一周的菜,甚至吃得发霉;这里更没有浴室,连洗浴都成为了她的一种奢望……   她妈妈说:“孩子,回来吧!我们另找出路。”然而,罗春燕放弃了到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留在了董家小学,固守对乡村教育的那一份赤诚与宁静。“孩子们有出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就是我一生的愿望吗?人生不就是应该这样去体现它的价值吗?城里农村都是教书,而这里的孩子却更需要我……”   小编心语   特岗教师是党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是为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群为理想献身教育事业的年轻逐梦者,用青春和热血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请大家向他们致敬!   刘浩:山洞里的希望之光   1个人,1所学校,1个山洞,21个孩子,30年的岁月……他,30年如一日地在山洞教室践行着当初深思熟虑的决定,用30年的行动诠释了“诚信”的意义,点亮了山村教育的希望!   他,就是自称“山顶洞人”的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明德乡干洞村小学教师刘浩,独自一人传递着大山的希望。   这里,500平方米的天然山洞是孩子们体育活动的场所;一幢千疮百孔的二层小木楼破破烂烂地立在山洞前;一道歪歪斜斜的水泥墙便是这所学校与外界的分隔符;学校门前五米处,便是高达几十米,让人不寒而栗的深堑。   在这里,刘浩采用复式教学方式,21名留守儿童便分布在一、三、五这三个不同的年级里,新收的一年级由10名孩子组成,三年级8名学生,而五年级仅仅只有3个孩子。   刘浩说他离不开这些孩子,他们早已是他心头最沉重的牵绊,是他的魂,没了他们,自己也就没有了信念。可以说,他与这21名留守儿童,互相支撑、相依为命。在他看来,这些孩子需要的是情绪上的释放、心灵上的慰藉、语言上的鼓励、行动上的支持。   因此,刘浩视每一位孩子为自己知心的朋友,和孩子们保持着密切的交流,渐渐地,原本失落的表情被笑容所替代,安静的大山中再次传出了孩子们爽朗的笑声。   小编心语   乡村教师是近年来最受大家关注的群体之一。虽然最美乡村教师的故事也占据了从地方到中央各类媒体的重要位置,但仍不足以全面展现他们的对教育的贡献。这群默默奉献的小人物给了大众太多的感动。谁能想象在如此发达、繁荣的世界里还有着这样艰苦、朴素的地方?谁又能想到在这个略显浮躁,拜金主义价值观横行的空间里还有着这样一类精神上的“苦行僧”。没有任何理由让我们拒绝如此感人的故事,也没有任何理由让我们不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再去阅读一次他的人生!   周鸣烈:“平民教育”的践行者   成都市新都升庵中学,一所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学校,一所成立仅仅九年的学校,却以其惊人的成长速度成为一道奇特而又亮丽的风景线,被誉为“升庵现象”。   周鸣烈,是这所学校的前任校长。他被业界人士赞为雄辩、思维敏捷、见解独到的平民教育家,在“人民教育家论坛”上出尽风头,让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校长刮目相看。   他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被很多人忽视的“失败者”身上,坚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长处”的办学理念,让那个被誉为“特困生集中营”里的师生充满了自豪感和自信心。   他说:“只要还有着考试,我们便不会放弃给那些所谓的‘失败者’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给他们一个重拾信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机会。这就是升庵,这就是我,这就是我们的平民教育!”   他呼吁我们关注那些“高考低分者”――   “每一年,不管你愿不愿意,在人生的重要关口,总会有一部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当我们在享受宠儿的欢欣时,请别忘记,还有同等多的孩子在这场关乎未来的博弈中成为了失败者,沦落在了精英的门外,也就在这一刻起,冰冷的分数在这数百万的孩子身上烙上了失败者的烙印,这个烙印如同一粒朱砂痣一般长在他们的身上,无论今后的他们怎样的富足,抑或怎样的落魄,这粒朱砂痣都将成为他们心中永远无法忘却的痛!这就是高考!”   这就是他,一位走在平民教育最前线的教育家,一名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长者,一个永不疲倦的教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