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草原 美丽乡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圣洁草原 美丽乡愁

圣洁草原 美丽乡愁   儒布,这个名字对于蒙古族音乐界来讲,早已是一张不朽的王牌了。2012年9月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共同主办、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以及北京十月天传媒携手承办的“‘草原之魂’——永儒布交响作品音乐会”奏响北京音乐厅。早在23年前的1989年,永儒布就作为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作曲家率先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他的交响作品音乐会。如今,先生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但依然不辞辛劳地冲在创作第一线,不时有新作呈现。正如主持人在开场白中所言:“永儒布先生是内蒙古当代民族交响乐的奠基人之一……他的音乐被认为是将蒙古族音乐的传统精神、风格与内涵和时代作曲技法进行完美结合的典范……他本人也成为蒙古族当代音乐的标志性人物……”。基于永儒布先生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以及对蒙古族民族交响乐发展的贡献,为他冠以这些“头衔”当之无??!笔者有幸能够多年来听着他的音乐成长、工作,深深为他的民族情怀和创作才能所倾倒。在这一场音乐会中,笔者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聆听了他的主要交响乐代表曲目。通过之后的反复聆听与分析,总结出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一、根植蒙古音乐文化,旋律悠扬动人,   具有博大的史诗般情怀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并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蒙古音乐有着丰厚而独特的文化积淀,其主要特征体现在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嘹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本场音乐会可谓集诸特征为一体,全面而集中地体现了蒙古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   例如管弦乐作品《额尔古纳河》(下文简称《额》)。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支流,上游是发源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海拉尔河,全长1430公里。蒙古帝国及北元时期是中国内陆河,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古代蒙古部落曾经在此游牧、渔猎,后成吉思汗就把他的弟弟哈萨尔分封于此。在蒙古人的心中,额尔古纳河是神圣的。额尔古纳是蒙古语,意思是“呈递和奉献”。不难听出,《额》的主题创作与音乐气质皆受到蒙古族长调音乐的影响,悠长而略带自由的节奏、拖腔式长音的运用以及在长调中具有重要表现意义的“诺古拉”①式装饰音的装点,都不遗余力地为彰显其蒙古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发挥着它们的作用(见谱例1)。   谱例1:《额尔古纳河》的核心主题   在此谱例中的三连音节奏在全曲的乐队织体中也具有重要的展开与统一作用。这个主题首先由弦乐组以四部合唱的形式奏出,再以单簧管与双簧管为主要演奏乐器的基础上,以轻柔明澈的织体不断更换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音色进行模仿吟唱,共同形成了此起彼伏、相互映衬的重唱效果。随后的小提琴独奏宛若一位温柔娇羞的少女深情的歌唱,令人陶醉。铜管组合唱式的主题再现具有浑厚阳刚的气质,与之前弦乐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部分基本都是建立在羽调式上,荡气回肠,悠扬婉转。第二部分是6/8拍子,具有明快的舞蹈性律动,调性节奏和律动节奏明显活跃起来,连续进行了三次变奏,具有展开的意味。第三部分充满了冥想和深邃,缓慢而空灵,调性稳定,不禁使人充满无限遐想和期望,这是对主题的最后一次变奏,具有尾声的作用。在这首乐曲中,其中在乐队织体设计上多用持续低音,这与蒙古族中“潮林哆”②密不可分,为作品的色彩增添更加浓郁的浩瀚与深邃。   为弦乐、竖琴、羽管琴和马头琴而作的《怀念》由作曲家在音乐会上亲自指挥。对此他讲:“怀念我的亲人和朋友们,甚至有些过世的同事们……”但是在聆听每一个饱含深情的音符律动的时候,又何止如作曲家所说的那样轻松简明,这其中分明渗透了对陪伴他半生、因迫害致死的妻子深沉而炽烈的思念,也有对那段惨淡历史回忆的悲壮。但无论如何,作曲家并没有沉溺在悲痛中不能自拔,而是表现出一种在伤痛中奋起的勇气。首先在这部作品中将马头琴植入,并起到了主奏的作用,这就使作品的特征深深烙上了蒙古族的气质;其次是马头琴的旋律使用了大量蒙古族长调的韵律--悠长的气息、自由的节奏和特征装饰。弦乐浑厚的律动犹如广袤无垠的草原,马头琴的演奏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孤独的吟唱,如泣如诉,感人肺腑。   如果说在《额》中作曲家利用原创主题标示了草原的痕迹,那么在管弦乐《前奏曲》中,作曲家则直接引用了蒙古族民歌《鸿雁》作为创作材料来表明自己的文化身份。音乐一开始便在激烈的快板中突出与民歌主题相对立的“革命主题”,这是一个将大三和弦分解式的乐节型旋律片段,进行曲节奏,气势力挺万钧、铿锵果断。紧接着便是将《鸿雁》的前四小节作为英雄少年的象征,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共同奏出,深情浓厚,同时具有一种阳刚之美,期间这一“乐句式”主题多次在各种乐器上强化。中间段时将民歌的主题因素在弦乐和木管之间利用音色交替的手法将其深化,织体简洁,层次分明,描写了战争间歇中蒙古少年的思念之情和美好憧憬。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