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牵引与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牵引与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改良布巾钳钳夹尺骨鹰嘴处尺骨嵴牵引治疗与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01例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48例采用改良布巾钳钳夹尺骨嵴牵引治疗为牵引组,53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为手术组,并进行6~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按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定,改良布巾钳牵引组优良率87.5%,手术组优良率84.9%,牵引组的优良率稍高于手术组。结论:改良布巾钳钳夹尺骨嵴牵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疗效确切,对患儿损伤小,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快,对于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为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难复性; 牵引; 手术; 儿童
中图分类号 R72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5-0142-02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率占肘部骨折之首,多发生于3~10岁儿童,其中又以5~8岁最为多见。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治疗不当极易发生肘内翻畸形及骨化性肌炎。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是指新鲜的髁上骨折经过2~3次手法复位失败,或首诊复位成功3~5 d而复查又见错位,同时也包括软组织损伤严重且肿胀明显,有的合并神经不全损伤的一种骨折[1]。2005年2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科室运用改良布巾钳钳夹尺骨嵴平行外展牵引,配合手法整复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48例,与同期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难复性髁上骨折53例的治疗效果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观察的101例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和按家长意愿的原则,分别采用牵引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牵引组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4~9岁,平均(5.6±1.2)岁;受伤时间6 h~5 d。手术组53例,男39例,女14例;年龄4~9岁,平均(5.8±1.8)岁;受伤时间6 h~5 d。
1.2 纳入标准
(1)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软组织损伤重肿胀明显,复查时发现再错位;(2)年龄4~9岁;(3)受伤时间5 d内。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病理性骨折;(3)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
1.4 方法
1.4.1 牵引组 改良布巾钳钳夹尺骨嵴屈肘平行外展双向牵引配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
1.4.1.1 布巾钳的改良 选择中号布巾钳,将布巾钳过细钳尖用砂轮打磨掉,于酒精灯下加热,用持针钳将蟹状的钳尖部改良成扁弧型,使两钳尖咬合后重叠2 mm即可。
1.4.1.2 尺骨嵴布巾钳钳夹牵引 患儿屈肘,助手握住患肢腕部,术者消毒肘部,置无菌单,肘下3 cm处尺骨嵴两侧注射局麻药,术者用拇食指局部挤压,手感可触及尺骨嵴,将已消毒的中号改良布巾钳夹入尺骨嵴,咬合巾钳,齿牙处胶布固定,钳尖处无菌敷料覆盖。前臂常规皮牵引,将患肢置于牵引架,维持肩外展60°~70°前臂中立位,屈肘60°~80°(屈肘程度视骨折移位情况而定),进行前臂向上、尺骨鹰嘴向前的双向牵引。
1.4.1.3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牵引2~3 d后床边透视或拍片,经持续牵引,骨折大部分可达解剖或功能复位,对于仍存在尺偏、旋转、前后移位的患者,此时肿胀已消,运用轻柔手法予以整复,夹板外固定。牵引后鼓励患儿手指伸屈活动,一周后肘关节可做20°伸屈活动,定期拍片复查,根据X线片结果调整夹板、牵引重量和力线,20 d左右去除牵引,维持夹板外固定,4周去除夹板,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1.4.2 手术组 53例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全部在静脉全麻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28例采用肘后切口,25例采用肘外侧切口,使用2~3枚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后辅予石膏托屈肘位固定。于术后第2天主动做手指伸屈活动,术后3周去除石膏,进行肘关节伸屈功能锻炼,术后6周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内固定克氏针。
1.5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Flynn临床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2]。优:携带角和伸屈肘功能丢失0°~5°。良:携带角和伸屈功能丢失6°~10°。可:携带角和伸屈功能丢失11°~15°。差:携带角和伸屈功能丢失15°以上。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 结果
两组患儿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5.6±2.4)个月。牵引组48例中:优30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5%。手术组53例中:优31例,良14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4.9%。牵引组的优良率稍高于手术组。
3 讨论
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指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强迫障碍的相关护理.docx VIP
- 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中测绘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pdf VIP
- 经典规范的股权代持协议.docx VIP
- 铜转炉渣湿法回钴.doc VIP
- 2025年教师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教学.pptx VIP
- ASHRAE-TC9.9-2016数据中心功率设备热管理手册及实践Data Center Power Equipment Thermal Guidelines and Best Practices.pdf
- 手术室护理查房.ppt VIP
- (统编2026新教材)三年级道法上册第4课《科技力量大》课件.pptx
- IT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