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振龙没有主持范儿主持人
王振龙没有主持范儿主持人
当他如约而至,从远处一步步走来时,还是显得有些文弱。
一直觉得王振龙的外形、气质和他主持的《法治进行时》反差很大,斯斯文文的,书生气十足。但这位“文弱书生”在《法治进行时》一做就是13年,经历了不少刀光剑影、风风雨雨。终于,风雨过后的他“得见彩虹”。一个月前,王振龙获得了他人行以来的第二个荣誉——BTV“观众喜爱的十佳主持人”。而前一个荣誉,还是6年前获得的“全国电视法制节目全国十佳主持人”。
曾经菜鸟——成长过程令他“很痛苦”
2001年,怀揣“这辈子就应该做电视”念头的王振龙从家乡邯郸来到北京,进入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那年他24岁。之前他在一家中专学校教语文,业余在地方电视台兼职做记者和主持人。
刚进组的时候,没学过法律专业的王振龙没少闹笑话,“是由于基本法律常识欠缺造成的。”
有一次,一个人因为打架被带到派出所。王振龙经过采访,将此事写或了新闻稿。在其中他用了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的说法。不料,带他的老记者告诉他,这人是违法,不是犯罪,他受到的只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理,应该叫“行政拘留”。顿时,王振龙感到“特别脸红、特别汗颜!”类似的错误还有很多,比如他居然连“被告”和“被告人”都分不清。“好在有老记者把关,有主编审稿,这样的纰漏绝不会播出去!”第一次闹笑话之后,在老记者的建议下,王振龙去书店买回两本书——《民法》和《刑法》。后来,不“知足”的王振龙又陆续读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凡是和我们法制报道相关的,我都会看!”这个学习的过程让王振龙觉得“很痛苦,很多都看不懂!”
除了读书,王振龙还有学习的招儿:“采访时但同遇到我不懂的法律问题,我都会去请教我的采访对象,比如民警、法官、检察官、律师。”一遍不懂还会再问一遍。“我那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抱歉!您说的我没听懂!您能帮我翻译成通俗的话吗?”
再后来,王振龙又不满足了:“这样的零散的法学知识是不够用的,我必须让它系统起来!”于是,工作之??王振龙再次走进大学校门,拿下了法学学士学位。
亲历危险——随警行动“不觉得害怕!”
进《法冶进行时》之前,王振龙觉得做法制记者“很刺激”,“因为可以跟着警察去拍抓捕现场!”很快,他便作为实习记者,每天跟着老记者跑案件采访。2001年至2003年,和组里其他跑公安口的记者一样,王服龙没少参加随警行动,“冲在第—个的肯定是警察,但第二个肯定是我们!”
每次都紧随警察身后的王振龙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感觉:“不觉得害怕,应该说是兴奋超过了恐惧!当然危险也会有,抓捕的犯罪嫌疑人有持刀的、持枪的,也有持爆炸物的!但离我们最近的肯定是警察!”他说,跟着警察去每一个抓捕现场时,他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警察抓捕嫌疑人的过程完整地拍摄下来,让观众能够看到一个精彩的抓捕过程!”
不想“念稿”——“永远不能脱离一线”
4年的记者经历之后,王振龙的主持生涯开始了。
开始主持不久,就有观众给节目组打来电话说“我找王律师”,“当时我们同事还挺纳闷:我们这儿没有律师呀!观众说:就是主持节目的那个王律师!”说到这儿王振龙笑了:“可能我的气质更像律师,不太像主持人吧!再有,我的性格偏理性,所以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对一些案件进行点评、分析。尤其是一些民事案件,它的法律关系会比较错综复杂。我会通过自己的主持把其中的法律关系梳理清楚。”也就是“把很生涩的法律条文,翻译成老百姓能够理解的话!”
作为“采编播”三位一体的主持人,多年中王振龙竟一直认为“采编是我的主业,播是我的副业。主要精力都在采访、编节目上,我也没觉着自己是主持人!”录像基本都是在晚上,白天王振龙更多的时间是在外面采访,然后回来写稿子、编片子。“一直忙到录演播室的时间了,就换身衣眼冲进去!把演播室录完,就又扎到机房编片子了!”王振龙说,“直到今天我的主持人的感觉都很淡。有一些特别节目,或者一些重大案件的报道还是我去做。如果我只是做一个单纯的主持人,别人写好的稿子我来念一念,观众会不信服!作为《法治进行时》的主持人,永远不能脱离—线!”
没有“范儿”——“让观众看到最真实的我”
当王振龙接棒《法治进行时》之初,很多老观众最熟悉的还是徐滔充满激情的主持。当时徐滔已经成为京城几乎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很受观众喜爱。两个人的性格迥异:“徐滔老师是特激情澎湃的人,而我,是特不激情澎湃的人!”王振龙笑言。他说自己刚开始主持时“茫然过、不知所措过。”“我觉得我可以模仿徐滔老师,但是不会像!而且,模仿的水平再高,观众也不会把我看作‘男版徐滔’,所以这条路走不通!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还是顺其自然吧,让观众看到一个最真实的我就行了!”
感觉王振龙是个平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