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耶玛”形式美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彝族“耶玛”形式美特征

彝族“耶玛”形式美特征   【摘要】 “耶玛”是凉山彝民对装饰“花花”的统称,即汉语中的装饰纹样或图案。彝族是一个有着极高审美品位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人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如服装、银器、漆器、铜器等,而饰于其上的“耶玛”种类丰富、配色鲜艳大胆,更是别有一番韵味。本文试图以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为基础来探讨凉山彝族装饰图纹造型之形式美。   【关键词】 凉山彝族;“耶玛”;装饰纹样;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一、凉山彝族“耶玛”的物质载体及其分类   彝人爱美,这在凉山彝族传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器具中都有完美的体现。衣——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1市16县,可粗分为三个方言区(1),不同的方言区衣饰异彩纷呈、各有韵味;食——漆食器是彝人最传统的饮食器具,凉山地区的传统漆食器是一种以木或皮为胎,其上用土漆绘以装饰纹样的生活用具;住——凉山的彝人喜爱在自家的房梁上涂绘精美的图案,就连外墙墙体上也被习惯性的画上了各种装饰元素,最常见的是羊角纹、菱形几何纹等;行——凉山到处是山,过去人们以马为车,因此,拥有一副精美的马鞍就成了彝族人的骄傲,于是当地人便恰当地利用当地丰富的漆树资源做土漆,用以绘制马鞍上精美的图案。   此外,彝人酷爱铜银饰器,并在银铜饰器的表面上雕刻各种精美的“耶玛”。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当地银饰文化迅速崛起,火把节期间,在布拖县城随处可见全身穿戴银饰的漂亮姑娘,银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彰显了女子的高贵气质。   “艺术源于生活”——凉山地区的装饰图纹也是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凉山的彝人对存在于他们周围的事物有着别样的情感。于是,他们将自己对动物花草、日月星辰等的感性印象通过理性的认识概括成为“符号”,永远地记录下来。概括起来,这些符号主要分为植物纹、动物纹、器物纹、几何纹、吉祥纹及人物纹六大类。植物纹主要有蕨芨草、太阳花、索玛花、南瓜子、伸经草等各种花草纹,凉山北部的甘洛县及周边地区人酷爱在他们的服饰上手工绣上各种花草纹;动物纹类图案在“依诺”和“所地”方言区中占据了当地服饰纹样的大多数,较常见的有羊角纹、鸡冠纹、马齿纹、牛角纹、牛眼纹、蟹纹等,除此之外,鹰、虎纹在漆器中也有出现;器物纹样常见的有窗格纹、石阶纹、石磨纹、印章纹、火镰纹、钱币纹等;几何纹中,如日月纹、波浪纹、漩涡纹、棱形纹、星纹、折线纹等是彝族人常用的纹样;在彝族的银器上,刻绘了寿字纹、喜鹊纹、凤凰纹、龙纹(2)等吉祥纹样,表达了彝民族安居乐业、期盼幸福的生活态度;人物纹在彝族纹饰中出现不多,仅见漆器装饰中曾绘有支格阿龙图、(3)射日图。   二、凉山彝族“耶玛”的形式美特征   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的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即具有审美价值的抽象形式。”[1]89凉山彝族的“耶玛”运用了写实、夸张与变形等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刻画的图案一方面在本质上保留了物象原型的自然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又适当地加强了该物象的独特个性。不过,能将上述如此多样的图纹类型统一于一件完整的器具之上而又不让人眼花缭乱,这是彝人审美之高超与过人的所在——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彝族“耶玛”作为一种装饰纹样,大量出现于彝族器物用具中,但它在不同器物类型中的构成形式又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其主要包含的美学形式法则如下:   (一)多样统一   这一法则体现了自然和人类的生存原则[2],是美的基本规范与要求,以使艺术品的整体、部分之间达到和谐为最终目的。其中,“多样”是指整体中各个部分在形式上所呈现出来的千差万别,“统一”则是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和谐性与共性。多样统一法则在彝族的装饰用具中大量存在,彝人善于在装饰形式上利用几何形状的天然统一和稳定感使复杂多变的“耶玛”纹样在整个器物的造型中得到统一。如图1所示,工匠们习惯性在脑海中将任何形状的器物用几何形对其进行分割,之后再进行细节方面的创作。   在色彩运用上,彝人也有自己内在的审美形式法则。彝族素有著名的“三色”文化,三色分别指代黑、红、黄,但是各个方言区不同人群的用色习俗不尽相同。以服装为例,在当代彝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艳丽、明亮、多彩的衣饰,那么彝人又是如何将丰富多变的色彩统一起来的呢?行走在凉山,很容易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年轻女性的服装多是以大红、亮蓝、绿色等鲜艳的颜色做底色,再以黄色、橘色等暖色做点缀;中老年妇女衣裳多是黑色、藏蓝色为底,少量饰以蓝、紫等冷色点缀。不管男女老少,黑色(4)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凉山考察之时,笔者也曾问过几位手艺人关于服饰用色与年龄关系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与上述基本吻合。如图2所示,这位女孩正赶往2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