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寇]写作是一件矫揉造作事
[曹寇]写作是一件矫揉造作事
二十年前,作家还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名词,源于空间与地域的隔离,纸本阅读弥补了作者与读者之间咫尺天涯的陌生感。后来的后来,像回忆一段古老的传说,传统写作集体转型,几乎在一夜之间,红泥小火炉的温情转换成觥筹交错的狂欢。
这些年,写作这种职业与写作本身分离,小说家也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时光倒回二十年前,彼时的曹寇16岁,青春期的酒瘾才刚开始,偶尔沉浸在文字的排序中,尚未遇见自己“中间代”、“先锋派”的样子。如今已近不惑之年,正当微醺的时代,标签于他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在孤独的每一天,能写作就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不讲故事的小说家
1994年,曹寇开始在报纸上写随笔,自言“在报屁股上发表豆腐块”,直到新世纪初开始操练小说时止。2004 年,为了挣点生活费,经韩东介绍,他开始在深圳《晶报》写专栏。于是曹寇一边操练小说,一边再次写起了“报屁股”文章。
2004、2005 和2006 三年间,他的随笔数量最巨。主要刊发在《晶报》专栏和《金陵晚报》“雨花石”版上。此外,其博客、日志和电脑硬盘中也遍布众多未刊稿。由于众多原因,2006 年之后曹寇的随笔数量锐减。放弃这种“披肝沥胆”、“掏心挖肺”的东西,转而写评论文章,迄今仍在三四家媒体设有此类专栏。
新书《躺下去会舒服点》、《屋顶长的一棵树》是两本短篇小说的合集,一群普通人的生活,一群普通的名字,以各自的生活方式诉说着各自的孤独。曹寇在《躺下去会舒服点》自序里说,“我是一个写小说的,而不是一个讲故事的,甚至也不是一个搞文学的。”
在曹寇的写作经验中,小说是一种审美方式,而不仅仅是叙事方式,它不满足于叙事,叙事也不是其追求。“当然,小说之所以和故事纠缠不清,甚至被后者替代,说到底还是个审美问题和需求问题,有人只需要故事。文学不能等同于写作,文学是价值,写作是行为。作为写作者,我们只能决定自己的行为,不能预设价值。”
在曹寇的小说中,平凡琐屑的生活小事以及空虚无聊的心理状态是表现重点,为此,陈晓明老师定义为“无聊现实主义”。曹寇认??这是一种标签,他所理解的小说包括故事和非故事,而自己倾向于写非故事的小说,就是他反复强调的“说事儿”,或者叫“叙事”,而并非消解小说的故事性。
“很多小说,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经典都是由故事来架构小说的。可以说,故事往往是一篇传统主义小说的骨骼部分,但不是小说的核心问题。小说的核心问题是‘事儿’。《红楼梦》有什么故事?没有,就是一群人在个大屋子里吃吃喝喝的破事儿。《百年孤独》算得上有故事吗?在我看来也没有,无非一个家族几代布恩迪亚的命运。我不是要消解故事,而是认为故事不是小说的目的。正是有了这点认识之后,我才写起了小说,并且感到顺手多了。美学意义大概就是我们通过阅读小说,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部分真相,以便让我们在自己那摊子破事之外有所长吁短叹。”
无情世界的宝贵情感
在走红的这批七十年代作家中,人人都有那么几个像模像样的标签,曹寇亦不例外。不同于“明星作家”,曹寇谨守写作的纯粹,对这些标签持无所谓的态度。“先锋是一种品质,而绝非流派,更不可能是文学史教材里的陈述。先锋作家可以进入到平庸之辈从未进入的绝境。所以在我看来,杜甫和曹雪芹也很先锋,而余秋雨却很腐朽。我对标签没感觉,因为还是与我无关。”
“标签是便于述说的偷懒方式,人们需要有个箩筐装上一些人,以掩饰其平庸的审美能力。读者反馈对作者是重要的,可惜中国不是个有健康文学认知的国家,一直被权威、时尚和媒体左右,像一头头蠢猪那样被轰着走。在我这里,读者是一个不太值得信任的群体。所以,我更看中我的目标读者对我说了什么,也就是在心智、趣味和追求上有共识的人的看法。这些人基本都是我的朋友。换言之,我非常重视朋友们的说法。”
对曹寇而言,标签是一种刻意的媒体跟风,而朋友之间真诚的交流才是积极的读者反馈。他坚持只读自以为在文学上值得信任的一些不知名的朋友的作品。比如赵志明、李红旗、谈波、竖、杨波、张敦敦、魏思孝等人,曹寇评价说:“读他们的作品,总是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些人在琢磨点事的,而不是只想着成功和辉煌。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让我获益匪浅,拜读他们和拜读古今中外的大师一样让我钦佩和感动。他们像批发商一样成批向我兜售这个无情世界的宝贵情感。感动就是文学的美学意义。”
写作没什么了不起
曹寇曾在采访中说到:“我写我想写的东西”,当问起什么才是他想写的东西,曹寇坦言,“我正是经常不知道我想写什么才这么说的。但这样说有点不负责任,我大概是想说,摒弃文学野心、切忌好高骛远、写我力所能及的东西。比如杂志向我约稿,稿费挺高,正好我有个念头想写点什么,那就写吧。年龄和阅历增长是让我忧伤的地方,我确实比以前更忧伤了,我觉得活着是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