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三章 黏膜给药制剂概论.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黏膜给药制剂概论

第五篇 黏膜给药制剂 第十三章 黏膜给药制剂概论 Chapter14 introduction about mucosal drug delivery preparations 掌握粘膜用制剂的概念、分类和质量要求; 熟悉粘膜给药的特点与影响吸收的因素; 了解粘膜的构造及生化特点。 第一节 黏膜给药制剂的分类及特点 一、黏膜给药制剂及其分类 粘膜用制剂亦称粘膜给药系统(mucosal drug delivery systems),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载体材料制成供人体腔道粘膜部位给药,起局部作用或转运进入体循环起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 粘膜:鼻腔、口腔、眼、直肠、子宫以及阴道 二、黏膜给药的特点 药物通过黏膜给药,局部治疗作用, 全身治疗作用; 与口服给药相比,不经过肝脏,因此没有首过作用; 可以避免口服给药因胃肠道pH、菌群及酶系统代谢分解,生物利用度提高,如前列腺素鼻黏膜给药生物利用度比口服给药高5~10倍 第二节 黏膜给药的吸收及质量要求 一、黏膜的构造与生化特点 一种流动镶嵌式的生物膜结构,由脂质双分子紧密排列,并镶嵌有膜蛋白。 药物通过粘膜主要有两种通道: 脂溶性通道——细胞内转运通道 水溶性通道——细胞外转运通道 生化特点 粘膜表面生化环境受杯状细胞所分泌黏液的影响,黏液中的酶和免疫球蛋白阻碍药物的吸收,它本身的粘性阻碍药物的扩散。 粘液正常pH:5.5—6.5 阴道粘液pH:4—5 鼻黏膜上存在的酶:单氧酶、乳酸代谢酶、磷酸酯酶、溶菌蛋白酶等多种代谢酶; 阴道黏膜黏液中酶:过氧化酶、磷酸酯酶、多种肽代谢酶及微生物群; 直肠黏膜黏液中酶:脱羧酶、多种肽代谢酶及微生物群; 二、影响药物黏膜吸收的因素 药物性质: 与药物的脂溶性、药物离子化程度、药物在黏液中的分配、分子量大小及药物的分子结构紧密相关。 生理因素:黏膜部位出现炎症、破损、上皮细胞角质化、过敏性鼻炎及感冒等疾病。 剂型因素:药物剂型不同,会影响药物从剂型中的释放速率,从而影响药物黏膜吸收速率,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其它因素:药物溶液的体积、溶剂、pH等。 三、黏膜给药吸收促进剂 许多物质能够增加黏膜的透过性,称之为吸收促进剂(absorption enhancers,absorption promoters,penetration enhancers),可分为化学吸收促进剂和物理吸收促进剂。 作用机理 1、在膜上与糖蛋白结合 2、降低黏膜黏度 3、加入酶抑剂 四、黏膜给药制剂的质量要求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剂通则对各种剂型质量要求的有关规定。 * * *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