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蓬帕杜侯爵夫人倡导洛可可艺术设计
蓬帕杜侯爵夫人倡导洛可可艺术设计
关键词: 蓬帕杜侯爵夫人;洛可可;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 I218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2)01-0024-03
法国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贵族阶层的衰落,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法国产生洛可可艺术样式并流行于欧洲。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演化而来,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艺术创作。
当时的法国社会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宫廷,另一个是以贵妇为中心的沙龙。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就是法国路易十五的情人蓬帕杜侯爵夫人(见图1),以她为中心的贵妇沙龙,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人,接着成为国王的私人秘书,路易十五封她为蓬帕杜侯爵夫人。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当时,上流社会开始厌倦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转而追求华美和闲适的艺术形式。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洛可可”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风格由建筑的室内装饰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和文学领域。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美又浮华、繁琐,别称为“路易十五式”,一度风靡欧洲。
图1油画《蓬帕杜夫人》作者为路易十五洛可可风格宫廷画家布雪( Boucher, 1703~1770),画中的蓬帕杜夫人是国王路易十五的宠妃,是知性与教养兼备的女性。身后的镜子映照出位于时钟底下,蓬帕杜侯爵的家徽。右边床头几上的信封和封蜡,左下方的乐谱、版画和素描,都象征着她所扮演的文艺保护者的角色,以及当代知性的代表。
十八世纪的艺术的风格,充满理性与优美趣味,她们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漆器等方面。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及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的艺术不同,路易十五洛可可空间艺术室内常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呈现出一种非对称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具有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特点。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洛可可风情洗练的举止和风流的游戏般的情调,细腻柔媚,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如在室内设计中的天花和墙面常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天花和墙面充满动感的涡旋曲线纹饰。洛可可风格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凸起富有动感的自然题材作涡旋、波状曲线,如用贝壳纹样曲线和莨苕叶呈锯齿状的叶子,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纹饰蜿蜒反复。室内墙面爱用鲜艳的浅色调如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粉刷,线脚大多用金色,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室内护壁板作成有花边的精致木板框格,中间衬以浅色东方织锦,还使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色彩。洛可可空间艺术形式与风格的作品与巴洛克那种雄伟的宫殿建筑不同,洛可可空间艺术的特征是轻结构的花园式府邸。洛可可风格装饰的代表作是尚蒂依小城堡的亲王沙龙(1722,让·奥贝尔设计)、巴黎苏比斯饭店的沙龙(1732,热尔曼·博夫朗设计)、德国波茨坦无愁宫、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见图2)及中国的圆明园建筑空间。
图2 路易十五洛可可室内空间艺术《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室内采用明快的浅米黄色彩和纤巧的花纹装饰,天花、床罩、吊灯、矮围栏及家具精致而偏于繁琐,室内显出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具有纤弱柔和的女性特点。
这个时期的欧洲开始普遍使用瓷器,原先,人们一直是用笨重的银制餐具饮食,用大块的石头创作巨大的雕塑,而现在则是用易碎的瓷器来做餐具,也制作小巧玲珑的瓷塑像,从而反映了这个风流时期的精神。中国青瓷大量的出口,几乎使得欧洲的一些国家“造成了一度的白银恐慌”。的确,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曾下令,将国内所有银器溶化,同时大量的进口中国青瓷。其实这后边的“潜台词”是:熔化银器“以充国用”,变银器为瓷器乃“删繁就简”,并不是花大量的银子用于“把玩”,法国人好像没那么“傻”。更有后来在十八世纪后期,他法国人开始仿制中国瓷器,并暗中指使在中国景德镇地区当神甫的一位叫殷宏续的“商业间谍”,将景德镇的瓷土标本偷偷送往法国,于是法国公爵杜尔烈昂斯就“照方抓药”,在1768年于法国的摩日地区发现了类似的“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