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docVIP

韶关市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韶关市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

韶关市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   摘要:介绍韶关市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工程设计。该场被设计为山谷型厌氧填埋场,防渗系统采用“HDPE+GCL”的单层防渗结构,渗滤液处理采用“MBR+RO”的组合工艺。   关键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渗滤液处理   Abstract: The design of sanitary Landfill in a county of Shaoguan City is introduced. It is designed as valley and anaerobic landfill,the liner system uses single liner structure of HDPE and GCL, the leachate is treated by the combination process of MBR and RO.   Key words: domestic waste; sanitary landfill site; engineering design; leachate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韶关市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该县第一座规范化的卫生填埋场,该场位于该县龙仙镇长潭村的交椅山窝,距离县城中心城区约5公里。本项目总征地面积约98850m2,总填埋库容约75.8×104m3,可供该县使用20年,属Ⅳ类填埋场。   本工程场区所在地气候条件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0.4℃,年降雨量1778毫米。   设计原则   工艺技术成熟可靠   总结国内新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成功经验,采用适合该县地区经济、技术现状的成熟、可靠技术;   体现卫生填埋场的设计及管理理念;   清洁生产   采取有效的清污分流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场污水的产生量。   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防止填埋场污水渗漏。   采取稳定、先进的工程措施,达标处理填埋气和填埋场污水。   按卫生填埋标准进行填埋作业,防止尘土、臭味扩散。   节约、效率   实现高维填埋,节约土地资源,获得较大的填埋容积;   充分利用场地的高差,采用重力流收集导排污水、地下水等;   污水处理、填埋气处理系统采用低能耗设备。   总体布局   填埋场的总平面布置应该合理,按照功能去布置,便于施工和作业。竖向的设计应该结合原有地形,便于雨污水导排,使土石方尽量平衡,减少外运的土石方。[1]   该场按照功能需要,主要划分为进场区、办公管理区、填埋区、污水调节库、污水处理站。   进场区南端位于进场道路处,包括计量、门卫、洗车等设施,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   办公管理区设置在场区东北侧、填埋区东南侧,位于整个场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包括办公楼、食堂、停车场以及机修间等设施,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   填埋库区布置在场址北部的山谷内,占地面积60520平方米,在山谷东南侧设置一挡坝,挡坝与上游山谷围蔽成填埋库区。   调节库布置在填埋库区南侧,占地面积5087平方米。   污水处理站布置在调节库西南侧,占地面积约1618平方米。   填埋场设计   填埋工艺   目前,国内生活垃圾填埋普遍采用的填埋类型是厌氧填埋和山谷型填埋。厌氧填埋场是在垃圾填埋体内无需供氧,垃圾处于厌氧分解状态的填埋场。厌氧填埋场不受气候条件、垃圾成份和填埋高度的限制,适应性广。[2]山谷型填埋场是指一种利用天然的沟壑、山谷对垃圾进行处理的方式。在山谷谷口处设置垃圾挡坝,挡坝与周边山体围蔽形成的山坑作为垃圾的填埋场所。由于可填埋高度增加,填埋库区的占地面积相应降低,大大的节约了征地费用。   该场采用山谷型厌氧填埋工艺,其主要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1 填埋工艺流程图   库区构建   填埋库区所在场地为一U型山坑,西、北、东三面环山。本工程在南面缺口、东面山体上构筑挡坝与西、北面山体围蔽成填埋库区。填埋库区构建分两期进行,以中间平台为界。   填埋库区由挡坝、场底以及修整后的边坡构成。   填埋库区构建尽量结合原有地形,库区坡面及垃圾坝面按不大于1:2.0的坡度修整构建。填埋库区边坡上每隔约10米高差设置一道5米或4米宽的平台。平台上既可设置防渗系统锚固沟,也可设置临时排水渠起到清污分流的作用。同时为满足渗沥液导排需要,场底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不小于2%的纵横坡度。   垃圾挡坝采用当地均质土进行修筑。挡坝填筑时,要求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超过250毫米,坝底部以上、顶部以下2米高度内土的压实系数为95%,其余高度范围内挡坝土的压实系数为93%。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