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曹操对公文文风改革.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曹操对公文文风改革

浅谈曹操对公文文风改革   摘 要: 东汉末年,公文写作形成浮华之风。曹操留下了150余篇公文,一改汉末不务实际的公文文风,语言简练,直说其事,对后世公文写作影响深远。本文将浅谈曹操对公文文风的改革及其影响。   关键词: 曹操 公文文风 改革 影响   曹操,是人人都很熟悉,引发争论不断的一个历史人物。在那个东汉末年分三国的乱世里,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是平袁绍统一河北的军事家,是横槊赋诗吟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人。但是,却少有人关注他在公文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就像鲁迅认定的,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一改东汉末华丽不实的公文文风,开创了个性鲜明、简洁务实的新公文文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将从改革前东汉末年的公文文风、曹操改革后独具特色的公文文风、曹操改革公文文风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这三个方面来浅谈曹操对公文文风的改革。   一、改革前东汉末年华而不实的公文文风   我国公文诞生于商周时期,经过春秋战国秦汉的发展,渐渐从简短朴素发展为复杂华丽。汉初奉行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公文写作也注重简明扼要。汉武帝开创盛世,在开疆拓土、政治一统的同时,在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气势恢宏、铺陈夸张、歌功颂德的汉大赋应运而生。[1]汉赋注重铺叙、描写,辞藻华丽,句式齐整,长篇大论,在大汉盛世备受推崇。公文受到汉赋的影响,注重修辞、文采、音韵、形式,文风一改汉初的简明扼要。这种趋势在东汉没有消停,反而增长。到了东汉末年,公文以骈句为主,偏重形式,追求对仗工整,语言优美,声律和谐,辞藻华丽,形成了一种冗文之风,骈俪之风。东汉末年这种公文文风的典型代表是孔融的《荐祢衡疏》:   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霓,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2]   孔融的这篇《荐称衡疏》,对仗工整,语言华美,文采???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引经论典,融入赋的写作形式,呈现了骈体化的趋势。这样注重形式的公文,给人以美的感受。但却违背了公文写作的初衷。公文注重的是实用性,在表达上也应该以叙述为主。太注重形式,注重声律、句式、辞藻等表面的东西,对公文写作弊大于利。首先,文章容易内容空泛,不切实际,实用性减弱;其次,也不利于政策的理解和实施。华而不实、冗长浮夸的东汉末年公文文风,需要一场洗尽铅华使公文更加有效务实的改革。而推动这场改革的人,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一代枭雄——曹操。   二、曹操改革后独具特色的公文文风   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就,有种种头衔。但是,曹操首先是作为一个政治家而存在的。曹操出身于宦官之家,二十岁举为孝廉,担任地方官,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手创立曹魏。在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有很多优秀的公文作品流传后世。曹操现存公文150余篇,最多的是令教累,其次是书表类。他的改革,一扫东汉末年华而不实的冗文之风、骈俪之风,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鲁迅先生在著名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用“清峻”和“通脱”来概括曹操文章的特点。“清峻”与“通脱”是曹操文的风格所在,也是其公文的主要文风。[3] 10   (一)清峻文风   何为清峻?按我的理解,清的含义是纯净简洁,公文写作要以简洁的内容把意思表达清楚,要一语中的,不能无病呻吟。峻的含义则是严正严明,以事实为根据,在公文写作中不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以理性的思维为主,避免感性的情感过多出现。   曹操的公文以“令”居多,曹操的令文普遍用字极少,用最少的内容把话说清楚,说到点子上,严正明了,简洁且符合实际。   说到“鸡肋”二字,熟读《三国演义》者都会马上想到这是曹操想要退兵的暗号。只有杨修马上明白了这两个字的含义,也正是因为这样杨修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处死。人们知道这个故事,却不知道“鸡肋”二字就是一篇令文。曹操的《在阳平将还师令》就只有“鸡肋”二字,真是极简无比。   再如《蠲河北租赋令》: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4] 90   短短15个字,将命令表达得十分清楚:河北的百姓遭受袁氏统治的灾难,特令免除今年的田租和赋税!这个令应该是曹操官渡大战战胜袁绍统一河北之后下达的,免除百姓的田租赋税,令其休养生息,体现了曹操的爱民,表明自己并非穷兵黩武之人,有助于曹操得民心。   又如《合肥密教》[4] 164:   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以26字部署了关键一战,让人拍手称妙。在征战治军中,如果公文还是骈俪之风,啰啰嗦嗦,不明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