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历史街区新功能和物质环境之间矛盾及调整路径.doc

温州历史街区新功能和物质环境之间矛盾及调整路径.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州历史街区新功能和物质环境之间矛盾及调整路径

温州历史街区新功能和物质环境之间矛盾及调整路径   摘 要:对温州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及保护工程等相关设计进行梳理,分析新功能和物质环境之间的矛盾,主要有植入新功能的困难、历史街区物质环境的局限性和对街区本身历史价值的损害,针对上述矛盾提出对温州历史街区新功能的调整路径,包括对各历史街区新功能植入的统筹分析、街区内复合地下空间的利用及新功能的引入要与街区文化体系相协调等。   关键词:温州;历史街区;新功能;物质环境;矛盾;调整路径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70-(3)   1 温州历史街区概况   温州是浙江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温州古城由我国东晋著名舆地学家郭璞选址规划营建,是古代天人合一整体思维和“以象制器”创作方法的结晶。古城“通五行之水”、“连五斗之山”、“凿二十八井”,根据“倚江、负山、通水”和“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原则进行布局。温州古城以河渠为骨架,是基于“井田制”基础上的方形城制,街区方正,子城在中央,成“回字形”格局。   根据温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遗存,划定历史街区。五马街—墨池坊历史街区位于古城东南,为古城格局中“南市、东庙”的主要街区和规模最大、风貌最完整的历史街区,总面积达63.08公顷,是温州古城最主要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城西街历史街区总面积20公顷,因位于原钱氏子城之西而得名,历来是商贩云集的商业区;庆年坊历史街区位于古城的西侧,是“西居”的代表,街区总面积达28公顷;朔门历史街区位于温州古城北面,是“北埠”唯一保留的历史街区,总面积21.78公顷,由于临近瓯江,是为交通要道,也是温州对外商业贸易的窗口。温州历史街区内历史遗存丰厚,拥有大量的宗教建筑、名人故居、近代望族大户宅邸及古树、名木、古井等。街巷格局呈鱼骨状,以低层建筑为主的传统或中西合璧建筑,里面尚保留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温州市政府在保护古城的历史文化遗存方面做了很多实践工作,2001年起又对庆年坊、朔门街、纱帽河等历史地段和??统街巷进行了修整和街景整治,然而这种仅由政府主导出资的修补和维持,除了少数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转化为公益性的纪念馆、展示馆等而得以较好的利用外,历史街区里大部分建筑仍处于年久失修、自生自灭的状态。随着城市的发展,各功能区布局的调整和部分传统功能的转移,历史街区渐渐变为廉租房和低端商业的集中地,街景风貌混乱无序,基础设施极度落后,居住环境和周边新建的高层住宅有着鲜明的对比。有着千年建城史的温州古城亟待凭借自身的优良区位条件和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寻求新的发展地位,并和城市的其他区域一起参与到整个城市发展进程中。   2 新功能和物质环境之间的矛盾   2.1 植入新功能的困难   温州历史文化名城及各个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都还没有对整个古城开发利用的布局进行统筹研究。旅游和商业往往是通过导入新功能来克服街区的逐步衰败,在温州早期的旧城改造过程中,沿街店面的商业置换比较容易开展,受政策与资金等条件的限制,那些需要更大投入的功能置换往往被搁置。因此,基本上每个街区都是先从沿街建筑的整治入手,带来的问题就是业态重复,没按照原先的功能定位去发展,一些街区成了布景式的民俗展览和旅游纪念品销售一条街,人气不旺,没有了商业的持续动力,经济价值的重新提升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况反过来抑制了街区后续的保护和发展。   近年有些街区内的风格较为独特、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建筑被用作小型博物馆、特色茶室,此外还有几处老工业建筑被改作创意办公建筑,但基本集中在少数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段,大面积有序的更新计划尚未形成,历史街区的发展还没能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功能里去。   2.2 历史街区物质环境的局限性   温州历史街区内大量的可供再利用的历史建筑中,大空间工业遗产或其他公共建筑较少,民居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传统民居建筑开发利用的限制体现在现有的建筑特征和空间形态、建筑结构、空间尺度等方面。   历史街区要拥有新介入的使用功能,需要改造原来的外部公共空间,如建设硬质广场和集中绿化、拓宽道路、新建停车场、改造地下市政设施等等,而这些体现现代功能空间场所的增加,和代表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背景的院落式空间及街巷空间特征有很大冲突,历史文化信息随着空间载体的改变也在渐渐丢失。   2.3 对街区本身历史价值的损害   收益高、见效快的新产业往往是开放度较高、娱乐性较强、带来大量人流车流的商业,如餐饮、酒吧、特色零售等,这些休闲娱乐设施或休闲消费场所对原来相对封闭的社区生活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干扰。居民生活的日常空间被割裂或开放,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失去了完整的物质载体,就很难维持历史的原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