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如何解决草原畜牧业中存在问题.docVIP

论新时期如何解决草原畜牧业中存在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新时期如何解决草原畜牧业中存在问题

论新时期如何解决草原畜牧业中存在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三牧”经济取得很大成就,但“三牧”问题仍然是内蒙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牧区仍然是内蒙古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短板”,是实现内蒙古“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重要关键点和难点。   【关键词】新时期 草原畜牧业 存在的问题   一、内蒙古牧区基本情况   (一)牧区分布。   内蒙古共有牧业旗(县)33个,半农半牧旗(县)21个,占全国总数的20.45%,牧区土地面积80.3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20.9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8%,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0.06%。54个牧业、半农半牧旗(县)人口48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5%。占全区可利用草原面积92%的33个牧区旗(县)是我区草原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区域,乡村人口299.93万人,占全区的26.57%。   (二)牧区经济。   2009年,自治区33个牧业旗县共实现生产总值2041.09亿元,占全区的20.96%,人均生产总值6万元,为全区平均水平的149.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的27.22%。从收入水平看,2009年,33个牧业旗(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242元,是全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的126.4%,全区牧民收入水平的88.27%。   (三)牧区畜牧业。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最基本的农业产业,也是最重要的优势产业。2009年全区牧业产值完成721.45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5.930/0。33个牧业旗县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牧业增加值的65.63%。牲畜年末存栏数占全区的44.5%。肉类总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41.92%,其中:牛肉20.73万吨、羊肉36.25万吨、羊毛5.53万吨,分别占全区的43.69%、41.1%、54.2%。   二、牧业、牧民及牧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牧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生产不断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矛盾,也可以说是牧区的“三农”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牧业:资源约束加重,发展空间受限。   1.草原退化严重,发展空间受限。受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和超载放牧等人为不合理利用等影响,目前,我区绝大多数天然草原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   2.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草原生???和服务能力提高。全区牧区旗县畜棚面积仅6368.3万平方米,与牲畜存栏1.1亿只羊单位、畜均0.8平方米畜棚要求相差2431.7万平方米,缺口达到38.2%,现有畜棚约1/3需要加固或新建;饲草料生产和加工机具缺乏,生产效率较低;饲草料基地不足,加之运距较远,外购饲草料成本高昂,很难解决休牧和冬季补饲问题,抗灾减灾能力较弱,部分牲畜还没有结束爬冰卧雪的历史;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5%左右,灌溉饲草料地面积占草原可利用面积的0.4%。每年提供的饲草料按畜均计算,每个羊单位仅有0.08亩饲草料地,实际解决饲草的牧户占总牧户的六分之一,灌溉饲草料地中节水率仅为三分之一。   3.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缓慢,经济转型困难。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滞后,经济发展起点低、水平低,且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以畜牧业为主导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前工业化经济的特征明显,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和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艰巨任务。   (二)牧民:收入水平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1.收入差距明显。从统计结果看,牧区人均收入水平要略高于农区。但是由于牧区特殊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成本,事实上大部分牧区群众的生活水平低于农区。   2.增收渠道狭窄。牧民收入结构单一。与农区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不同,多数牧民由于受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居住分散、相互隔绝、与外界之间少有联系的生活方式、劳动技能单一的局限,一般只从事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除畜牧业收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同时.草原生态环境变化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和规模,导致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乏力。   3.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由于地域辽阔,居住分散,投入不足,大部分旗县在道路交通、电力供应、通讯等方面的条件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牧区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但是由于点多面广,利用率低,建设投资没有经济效益,无法覆盖到远离城镇的边远牧区。个别地区至今没有解决最基本的人畜饮水安全、供电、住房问题,加之草原的沙化、退化,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仍然十分恶劣。   (三)牧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   随着草畜平衡核定工作的实施,加之饲草料价格逐年上涨且供应不足,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牲畜大幅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牧民来自草原畜牧业的收入。   三、加快牧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