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性贫血研究现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瘤相关性贫血研究现状

肿瘤相关性贫血研究现状   【关键词】 恶性肿瘤;CRA;贫血;现状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6-0878-04 中图分类号:R 730.55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6.053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related anemia,CRA)是由肿瘤本身或放化疗引起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低下,是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已经得到明显延长,CRA对患者的治疗、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就CRA的发生机制及诊疗现状作一综述。   流行病学及其临床表现   贫血是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肿瘤类型、分期和治疗手段有关[1],发生率39%~55%,骨髓瘤、淋巴瘤、肺癌、妇科肿瘤及生殖系统肿瘤更易发生贫血,可达60%以上[2],在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中,贫血发生率达90%,其中20%患者需要接受输血治疗[3]。   CRA的原因复杂,绝大部分很难确切说是哪一种因素引起,多为综合因素所致。失血(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手术时失血)、红细胞成熟障碍(溶血以及铁、 叶酸、 维生素B12缺乏等)、 骨髓抑制(肿瘤侵犯骨髓、化放疗所致骨髓抑制、化疗的肾毒性致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以及慢性疾病性贫血(ACD)是常见原因[4],其发生、发展常与多种炎症因子(如IL6、IL1、TNFα等)所致的铁利用障碍、骨髓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反应性下降及EPO生成不足等有关。   CRA的临床表现多样,以疲乏、头晕、眼花、纳差、 气短等较为常见。血液分析主要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正常   或降低,血清铁降低;骨髓细胞学多表现为细胞内铁减少。其中,疲劳感是CRA最常见的表现,这种疲劳感很难通过休息缓解,常令患者对后续治疗失去信心。研究表明52%肿瘤患者未把疲劳感告知医生,而在医生知晓有疲劳感的患者中,33%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5~6]。这些表明了医生及患者可能更多关注治疗后肿瘤的变化(如肿块是否缩小或消失、是否发生转移等),而对CRA引起的相关症状重视不足。   发生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CRA的发生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其中组织缺氧是中心环节。Heinz等的研究提示,贫血可以引起肿瘤组织缺氧,随着Hb的下降,肿瘤组织的氧分压显著下降,当Hb   输血是目前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以围手术期输血及化疗后输血较常见。虽然输血对改善患者症状近期作用显著,但其疗效维持时间短、不良反应大(如发热、寒战、皮疹,传染性肝炎、艾滋病,加重体内铁负荷等),且不能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有研究表明[16],过多的输血可能导致肿瘤患者的的生存率下降、复发和预后不良,库存血的老化红细胞可能起重要作用。在肝细胞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已经证实围手术期输血会减少患者生存期[17~18],可能与非特异性免疫有关,其可增强调节性T细胞活性、降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产生抗独特性抗体及破坏原始淋巴细胞的形成。这提醒我们对肿瘤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需要慎重,尤其当Hb60 g/L且患者症状不明显时,应尽量考虑其他抗贫血治疗方法。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自体分泌的激素,主要产生于肾脏,通过与骨髓前体红细胞膜表面的EPO受体(EPOR)结合,促进红细胞分化成熟。另外,EPO还有抗凋亡的作用,可通过调节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的表达阻止红细胞的过早凋亡。在肿瘤患者中,EPO功能被抑制主要是通过肿瘤细胞代谢产生的一些细胞因子(如IL1、TNFα等)来实现的,它们可直接抑制内源性EPO的产生。   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建议:当肿瘤患者Hb   [5]Stone P,Richardson A,Ream E,et al.Cancerrelated fatigue: Inevitable,unimportant and untreatable?Results of a multicentre patient survey[J].Cancer Fatigue Forum Ann Oncol,2000,11(8):971975.   [6]Hilarius DL, Kloeg PH, Vander WE,et al.Cancerrelated fatigue:clinical pratice versus pratice guideline[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11,19(4):531538.   [7]Semenza GL. HI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