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米兰·昆德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误读米兰·昆德拉

被误读米兰·昆德拉   摘 要: 米兰·昆德拉自从进入中国读者视野,就掀起了一股米兰·昆德拉热,但是很多读者对于他的作品的认识并不准确,就像卡夫卡一样,昆德拉已被昆德拉化。本文将从米兰·昆德拉的写作对象、写作目的、文本价值三方面正视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实质。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隐形世界 发现 意思   米兰·昆德拉,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从精英知识界到大众文化界,他的反“媚俗”迅速成为最大的媚俗。在中国他被背叛了,正准备出版的《米兰·昆德拉学术研究丛书》说明他已经成为了米兰·昆德拉化。炙手可热的米兰·昆德拉风并没有对他进行认真准确的解读。在捷克人眼中,昆德拉是“叛徒”;西方人却把他看作“斗士”;而中国人似乎更愿意把他当成反思民族遭际的有效话语资源与参照物。这一思想动机决定了中国知识界二十多年来读解与鉴取昆德拉的基本立场:认同昆德??的反思勇气,赞肯他“跳出圈子看清事”的超然批判态度。反面的声音也不缺乏:在世纪之交关于昆德拉与哈韦尔“谁更有勇气”的争论中,昆德拉就被指责为懦夫、逃避者、奉行狡猾的犬儒主义。米兰昆德拉被多数读者误读,先观点入主心中,再观之以心中固有角度,鲜有人正视他小说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他的作品是一种被背叛的遗嘱。只有韩少功、王安忆等少数人读懂了他,但大多数人是将此昆德拉化了。滤去外界对作家的各种评说与解读,回归到米拉·昆德拉的小说文本,才能有最原初的体悟。本文将从米兰·昆德拉的写作对象、写作目的、文本价值三方面正视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实质。   一、米兰·昆德拉小说描述的是隐形的世界,不是显而易见的世界   世界上有两类哲人,一类是对阳性的世界的发现,世人易于看到,一类是对隐形的阴性的世界的发现,他们看到人们所看不到的,他用手指着常人所看不到的因果链条给人看。二十世纪作家主要是对隐形世界的发现,米兰·昆德拉就是,“怀疑背叛一切传统价值,展示人类生活的悲惨性与荒谬性,构成了昆德拉小说的重要主题”,[1]因为背离传统价值,所以透过表面日常生活,他的发现总是使人意想不到,如《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发现人是由人的抒情态度决定的。“生活在别处”是从兰波那里借用的名言,现实的生活是平庸的,而充满阳光与希望的生活总在远处。   《生活在别处》的主人公是一个抒情诗人,是抒情时代的象征,抒情是人类几千年来就有的欲望,是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主人公诞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的早晨,在绿色的西部一块岩石下面,背后是一片宽阔的自然。这是一篇形象化的哲学论文。处在抒情时代的人们会憧憬将来与远处,人们相信预言家对未来的预言,并鼓动周围的人。诗人关于未来有着无限憧憬和遐想,抒情状态是一种陶醉的状态,是酩酊大醉,诗人的一生是陶醉的一生,他总处在心荡神怡的世界。抒情时代又是疯狂的,它的象征是“火”,生活是被火所燃烧,这是一个喧嚣的世界。生活状态是革命的,激情驱使着人的行为,激情与火永远是迷人的。《青春之歌》林道静之所以离开余永泽而选择卢嘉川即是如此。抒情诗的力量来自语词和盲目的信仰,沉浸在感觉之中,生活在虚幻的想象中,把想象当作了真实。   有一个细节,主人公的姨父的生命是门,主人公的生命是收音机,他感到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支持他。抒情就是革命,革命是会永远发生的抒情态度,是人的生命的一个态势。革命与诗的终结处便是自杀。人们走向成熟与清醒时就会愧悔和自杀,就会消解崇高感。   米兰·昆德拉注定是世界性的作家,是属于全人类的作家。他所写的抒情生活是所有东方阵营二十世纪的宿命,处在抒情状态中的人是会以跳跃的方式面对生活,因为他处在兴奋中。处在激情中的人总希望别人也投身激情。有跳跃的欲望不一定有完成跳跃的能力,于是世界就弥漫着谎言。有时候宣传画的人物头脑大而冲动,似乎要从画框破纸而出,激情使人感到自我高大和膨胀。处在激情中的人总喜爱登高和眺望,总是想看到那虚幻的远方。登高也使人处在俯视的位置,使他睥睨世界,没有一个观望自己脚尖的激情主义者。远处也许是虚渺的,但却能满足人的激情的需要。向前!永远向前!处在激情状态下的人喜欢巨大的事物和高大有力量的形象,浪潮、青天、大漠、长江、黄河。喜欢壮志雄心和激烈冲突,喜爱狂风暴雨,喜欢烈火涅磐。抒情主义者的兴趣高度雷同化,如高尔基的《海燕》,暴风雨更增添战斗豪情。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强调新生力量。文革的象征即是火。在火中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激情,忘却饥饿与困乏。语词对立和崇拜,语词喧嚣。四处是辩论和演讲,话语滔滔。语词的胜利者感化和击败了被征服者。这是抒情时代的一个标本。那个时代的问题非常奇特,一切都是抒情的病,激情的病。哲学就是研究具有永久性问题的学问。抒情是一种状态,那是具有万吨重量的轻,难以承受的轻。作家跑到了上帝的后院,并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