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胎位异常分析
发生在病房的… 初产妇,妊娠38周,阴道流液并掉出一绳状物,伴有不规律性腹痛 胎心率118次/分,宫口开大1cm,,可触胎儿足及脐带,脐带有搏动 问题: 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为什么? 应如何处理? 胎 位 异 常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异常胎位 持续性枕后位(Persistent occipital posterior position ) 持续性枕横位(Persistent occipital transverse position) 胎头高直位(Sincipital presentation) 前不均倾位(Anterior asynelitism) 面先露(Face presentation) 臀先露(Breech presentation) 肩先露(Shoulder presentation) 复合先露(Compound presentation) 持续性枕后位(Persistent Occiput Posterior Position )持续性枕横位(Persistent Occiput Transverse Position) 定义Definition 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与枕横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有5%~10%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 原因Etiology 骨盆异常:男型骨盆或类人猿型骨盆 胎头俯屈不良 子宫收缩乏力 头盆不称 诊断Diagnosis 临床表现: 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及排便感,协调性宫缩乏力及宫口扩张缓慢.宫颈前唇水肿,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延长. 腹部检查: 宫底部触及胎臀,胎背偏向母体后方或侧方,胎心在脐下一侧偏外方听的最响亮. 肛查:如为枕后位,盆腔后部空虚,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上;如为枕横位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横径上. 阴道检查:耳廓朝向骨盆后方,诊断为枕后位;耳廓朝向骨盆侧方,诊断为枕横位. B超检查 分娩机制 枕左(右)后位: 胎头俯屈较好,以 前囟为支点 胎头俯屈不良,以 鼻根为支点 枕横位:多需用手或行胎头吸引术将胎头转 成枕前位娩出. 影响Effect 产妇: 继发行性宫缩乏力 软产道损伤 产后出血 产褥感染 生殖道瘘 胎儿: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围生儿死亡率高 处理Management 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时,可以试产.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第一产程的处理 潜伏期:保证产妇营养与休息,如宫缩欠佳,尽早应用缩宫素 活跃期:适时人工破膜及应用缩宫素;如出现胎儿窘迫或产程缓慢或无进展应剖宫产. 第二产程的处理 若第二产程进展缓慢,应行阴道检查 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平面或更低,徒手将胎 头转成枕前位,可行阴道助产 疑有头盆不称,胎头位置较高,需行剖宫产。 第三产程的处理 胎盘娩出后立即用宫缩剂 及时修复软产道裂伤 抗生素预防感染 臀先露Breech Presentation 定义Definition 最常见的异常胎位,臀先露以骶骨为指示点。 原因Etiology 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过大 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受限 胎头衔接受阻 分类Classification 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Frank breech presentation) 完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Complete breech presentation) 不完全臀先露(Incomplete breech presentation) 诊断Diagnosis 临床表现:肋下有圆而硬的胎头,导致 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 腹部检查: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一致;宫底部可触及到圆而硬,按压时有浮球感的胎头;若未衔接,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到胎臀,胎心在脐左(或右)上方听得最清楚;衔接后,胎臀位于耻骨联合之下,胎心听诊以脐下最明显。 肛门检查及阴道检查: 若为胎臀:可触及肛 门与两坐骨结节连在一条直线上。 若为颜面:口与两颧骨突出点呈三形。 B超检查 分娩机制 以骶右前位为例加以阐述 胎臀娩出 胎肩娩出 胎头娩出: 对产妇影响Effect 对产妇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