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亚“英雄主义”情怀——桃李杯古典舞作品人物身份解读.docVIP

陈维亚“英雄主义”情怀——桃李杯古典舞作品人物身份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维亚“英雄主义”情怀——桃李杯古典舞作品人物身份解读

陈维亚“英雄主义”情怀——桃李杯古典舞作品人物身份解读   [摘 要] 陈维亚前期代表作主要是以“桃李杯比赛”为核心创作的舞蹈作品,也因此一炮而红,其前期的古典舞作品多以塑造古代历史英雄为题材,如《木兰归》、《秦俑魂》、《挂帅》等。本文通过分析这三个舞蹈作品,来解读他在中国古典舞英雄人物身份塑造上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陈维亚 英雄 人物   陈维亚曾感慨说:“我生长在英雄年代,深受革命英雄主义的熏陶;我喜欢那种浓墨重彩和酣畅淋漓的气势。我认为,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应比生活更浓、更重。应用强烈的色彩和情感打动起来剧院欣赏艺术的观众,使其有所感悟和振奋……”从1987年陈维亚在“桃李杯比赛”中成名作——《木兰归》来看,它的成功的确应归功于他的“英雄主义”情结,乃至随后有了舞蹈《秦俑魂》、《挂帅》、《哪吒脑海》、《飞天》等;舞剧《大梦敦煌》、《情天恨海圆明园》、《秦始皇》、《大话西游》等大小舞作150多个,直到2008年与张继刚、张艺谋合作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担当闭幕式执行总导演的职位……一路走来陈维亚的成功与荣耀始终离不开他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与对中华灿烂文化的热爱。笔者选取了陈维亚前期最具代表意义的三个舞蹈作品——《木兰归》、《秦俑魂》、《挂帅》(均来自于“桃李杯舞蹈比赛”)来解读编导对中国古典舞人物身份塑造的成功之处。   一、古——历史人物的“先在结构”   1987年,正值舞蹈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各种舞蹈题材、人物角色风起云涌,在这个孕育“英雄”即将诞生的时刻,陈维亚抓住了时机,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塑造他心中澎湃已久的“英雄本色”。英雄都是大浪淘沙他们拥有超人的智慧与胆略,为集体、为民族、为国家荣誉而奋不顾身作战,至此人们对其立碑、建庙、秉诗、赞颂……流传千年。我们说英雄是有事迹的,而之所以能够让我们佩服和敬仰也恰恰是后人渊源不断地对其赞颂,那么鲜明的人物形象不用塑造就早已在人们心中树立了“崇高”,可以说在“叙事”上这是一种“先在”的结构。而对于要创作短短几分钟的舞蹈来说,选择历史人物来塑造角色刻画人物性格,可谓是“近水楼台”。不管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一统帝国英勇神武的战士,还是保家卫国的“穆桂英”都是艺术上绝对经典的历史选材。陈维亚恰恰先人一步用舞蹈形式塑造出了经典英雄的形象,直抒胸臆而不用为叙事发愁,在当时中国古典舞刚刚创建还不够完备的年代里,陈维亚借助历史叙事和戏曲艺术以及武术的精神共同塑造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经典。   然而,用舞蹈的形式塑造古代英雄的形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虽然前文说先在的叙事结构已经存在,但这也恰恰正是局限之处。比如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编导正是听了豫剧《花木兰》唱段,在音乐的激发下,舞之热情一发不可收。从豫剧的选段来看,我们知道“花木兰”这个艺术形象早已在观众心中有了相对稳定的印象,因而在欣赏同等题材改编的舞作时,观众在脑海中必定会产生其审美“预期”,会比较不同版本(比如诗词的、戏曲的、电影的等等)的“花木兰”哪个更具经典性,哪个更接近史料。“当我们新创作的花木兰超出了观众审美预期的‘限度’时,观众就会产生疑问:‘这是花木兰吗?不仅产生疑问,甚至会拒绝接受。这就是几年前由外国人创作的花木兰影片在我们中国得不到承认、不受欢迎的原因。”因而,编导不能随心所欲的胡编,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   二、情——柔情与豪情并重   我们说英雄是后人对其敬仰而推崇供奉的形象塑造,编导不能随心所欲的编创,然而如若千篇一律的以一贯制不能突破也是不能塑造经典舞作的。那么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把握分寸呢?陈维亚选择了“以情制胜”从细节着手,众人眼中的英雄是英武、是勇猛、是气魄、是胸襟……然而英雄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儿女情怀。陈维亚塑造的《木兰归》和《挂帅》正是把握住了这一点,一个“归”字恰好体现了木兰的女儿柔情,其舞蹈分三段:第一段,在马声长嘶之后“红骏马”飞驰而出,女扮男装的花木兰代父从军驰骋疆场,托按掌、甩头亮相,好一个英姿飒爽的花木兰形象尽收眼底,掌声雷鸣尽显阳刚威武。第二段,舞者随着欢快的音乐以碎步行进在爵士乐的节奏中,显现了花木兰骁勇机智凯旋而归的情境。第三段,舞者采用柔美俏丽的古典身韵和花旦步法展示了花木兰改换女妆后的那份喜悦和妩媚多情的女儿身一面。整个腰部的运用是中国古典舞欲前先后、欲左先右的韵律特点,既能表现花木兰的英雄气概又不乏女性柔情。但这种柔情不能表现的太过分,多个点步翻身后的一个软踹燕,留给了人们无穷的回味与遐想。   《挂帅》(1991年)没有直面刻画人物,用两段式的结构以情感为线索贯穿整个舞蹈。第一段大幕拉开一片漆黑,急促的锣鼓声中穆桂英身着孝衣,背身退步亮相,一种哀伤的调子和悲壮之情涌上心头。高难度技巧连接抒发着穆桂英心中的痛楚和无奈。当年和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