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docVIP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   【摘 要】目的:研究高职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313名高职生进行测查,并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相关分析。结果:高职生的人格特质各因子与其父母养育方式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父母养育方式是影响子女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相关;高职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11-02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心理负荷也日渐加重,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面临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化,心理发展正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而良好健全的人格特质有利于身心健康,不良人格特质则损害身心健康。   父母养育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的,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1]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初的课堂,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即父母养育方式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人格、情绪特点都与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父母养育方式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个性发展,甚至对其一生的心理健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对个体健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4]   高职生虽然属于大学生的范畴,但他们与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要面对更多心理、社会、学习、就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而人格成熟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应对方式。因此,探讨高职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意义重大。一方面为家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重视培养子女健全人格;另一方面为高校管理部门加强和改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依之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济南市2所高职院校随机抽取350名学生(兼顾性别、年级、专业???例),以自愿和匿名的方式进行问卷测验,回收有效问卷313份,问卷回收率89.4%,其中男生126人,占40.3%,女生187人,占59.7%,文史类142人,占45.4%,理工类171人,占54.6%,家庭所在地为城镇的65人,占20.8%,农村238人,占79.2%,年龄介于18-24岁之间。   1.2 方法   1.2.1 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 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Hans J.Eysenck等人编制,用来评定大学生的人格特征。选用我国学者龚耀先修订版本,包括88道题目,共有四个分量表,分别为: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掩饰性(L)。该量表项目较少,易测查,修订后较适合我国国情,是较好的人格测评方法之一。   1.2.2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含父亲养育方式6个因子,母亲养育方式5个因子。分别为F1(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F2(父亲惩罚、严厉)、F3(父亲过分干涉)、F4(父亲偏爱被试)、F5(父亲拒绝、否认)、F6(父亲过度保护)M1(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M2(母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M3(母亲拒绝、否定)、M4(母亲惩罚、严厉)、M5(母亲偏爱被试)。   1.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相关分析。   2 结果   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与EPQ各人格维度的相关分析,见表1。   表1表明内外向维度与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偏爱被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与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严厉惩罚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存在显著正相关。   3 讨论   3.1人格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父母养育方式的11个因子中,除了父亲偏爱被试与艾森克人格特质各维度不存在相关外,其他10个因子与E、P、N、L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与精神质、神经质存在显著负相关,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拒绝否认和母亲严厉惩罚与精神质、神经质存在显著正相关。   父母如果经常采用理解、情感温暖的养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外向、活泼的个性特征,在情绪上也表现的比较稳定,情绪稳定性高;父亲经常拒绝否认孩子的一些合理的要求,母亲经常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并且遇到事情又过度保护孩子,容易使还是形成缺少同情心、固执、残忍、和反社会倾向的个性特征;如果父亲过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