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新闻产生原因及其报道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负面新闻产生原因及其报道意义

负面新闻产生原因及其报道意义   [摘 要]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格调;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关键词]负面新闻;产生原因;报道意义   一、新闻负面效应产生的几种原因   1.媚俗。媒体把环卫劳模称为“粪头”,把因触电而死的人比喻成“烤鸭”,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江苏一名行人因头部惨遭车轮碾压而亡,某报竟称之为“中头彩”。为了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把恶心当有趣,把灾难当生活调料,媒体不是肩挑道义易俗,而是迎合低级趣味去媚俗,好的新闻资源被糟蹋,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臆断。这是正面报道出现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这种宣传,表面上可能是正面影响,实际上是严重影响人们对优秀人物的认可,如果人们总以怀疑的眼光看待模范人物,能说这种宣传带来了正面影响?这种隐性的负面影响后果更严重。   3.过量。有人就某省会城市5家综合性日报的负面新闻进行了统计,5家媒体5天的负面新闻184条(仅指省内负面社会新闻),平均每家约35条,有家报纸社会新闻版有一天几乎全是负面报道。一条新闻常常同时成为数家媒体的报道对象,若被网络转载,就会很快成为全国多家媒体的报道内容。一件很小的事,因高频率出现在媒体,可能成为负面影响很大的“大事”。如果大众从媒体接受的新闻信息大多是负面的,效果可想而知。过量的负面报道,编辑的处理手法再高明,也不可能期望有什么好的正面影响产生。   4.跟风。当前,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闻资源却有限,在激烈的新闻大战??,编辑记者往往为得到一条意想不到的新闻而兴奋,也常常因为漏掉一条新闻而沮丧,有时还会受到来自本报的批评。缺少个性和独家新闻意识的办报作风,很容易使受众产生信息接收疲劳,因而对千篇一律的新闻产生排斥感。这种排斥感的后果是,整个媒体魅力消减乃至丧失,于是乎出现了所谓“看小报不看大报”、“看副刊不看头版”“看标题不看内容”的说法,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二、报纸传播负面新闻的积极意义   报纸传播负面新闻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负面新闻报道对社会有认识性意义。这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进一步思考上。透过负面新闻报道,引起对人的本性、本质、行为的“反思”,从而扩大认知视野。大千世界充满了矛盾,光明与黑暗、禾苗与稗草、生命与死亡都并存共舞。当报纸披露出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会促使人们去探索其原因,设法制止其蔓延并铲除根源。这样,人的认识就会不断向前发展。以对自然关系来说,人们的认识就在近年报纸不断报道人与自然的冲突中得到提高。面对当今灾害频发,报纸的报道使人们去思索“为什么”,从而认识到是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经营使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这些都是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这促使人类重新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提高保护生态的认识而加大环保力度。对社会的认识亦然,报纸将实践中的种种丑陋报道出来,让人们认识到世界并不都是欢歌燕舞、艳阳高照,而是伴有阴云密布、刀光剑影,挫折总是跟随其后,使人感受到现实的复杂性,在思想上做好经受考验的准备。报道负面新闻好比向社会打“预防针”,增强抗击社会消极现象的能力。一个未经注射这种“预防针”的人,陷入艰险困苦环境中往往惊慌失措,脆弱地被挫折击倒。   2.负面新闻报道对社会有激励性意义。负面新闻是社会中的消极变动,这给人带来一种挑战,使人感到一种危机感,从而激励人奋起应战,推动实践活动向前发展。接受挑战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从筑巢为穴到高楼大厦,从刀耕火种到机械种植,从结绳计数到电脑操作,从以足代步到遨游太空,人类智力得到难以想象的发展,可以说都是在面对种种压力下奋起应战而胜之的结果。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挑战与应战的历史,负面新闻传播起着重要作用。通常社会实践遭到挫折后,新闻很快传播开去,人们会更加用心地组织活动形成反击力量,“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绝境而图存”便是形象写照。   3.负面新闻报道对社会有监督性意义。报纸揭露现实中的消极现象,给社会一定的警醒、告诫,抑制其扩张蔓延。许多消极行为如罪恶、虚假、腐化、弄权等都不敢登大雅之堂而策谋于密室,不敢见大庭广众而混迹于巷尾,加上有些人对信息有控制处理权,往往使有的违法乱纪者有恃无恐,而党内、立法、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