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学习与应用》配套3.2 句式的选择.pptVIP

《汉语学习与应用》配套3.2 句式的选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学习与应用》配套3.2 句式的选择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4.仿用句式是此考点中的重点,多年来各省市高考试卷对此都有涉及,而且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出题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 5.从试题的选材上看,更加注重人文性、实用性,关注文化内涵,关注时事新闻,如2010年高考湖北卷以漫画“低碳生活”的形式考查了仿用句式。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唐·刘皂《旅次朔方》 【漫漫古典情】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离开故乡咸阳十年,过去只感到十年的怀乡之情,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万万没有想到,由于在并州住了十年,在这久客之中,又不知不觉地对并州也同样有了感情。事实上,它已经成为诗人心中的第二故乡,所以当再渡桑乾,而回头望着东边愈去愈远的并州的时候,另外一种思乡情绪,即怀念并州的情绪,竟然出人意外地、强烈地涌上心头,从而形成了另外一个沉重的负担。前一矛盾本来似乎是唯一的,而“无端更渡”以后,后一矛盾就突了出来。 这时,作者和读者才同样感到,“忆咸阳”不仅不是唯一的矛盾,而且“忆咸阳”和“望并州”在作者心里,究竟哪一边更有分量,也难于断言了。以空间上的并州与咸阳,和时间上的过去与将来交织在一处,而又以现在桑乾河畔中途所感穿插其中,互相映衬,宛转关情。每一个有久客还乡的生活经验的人,读到这首诗,请想一想吧,难道自己不曾有过这种非常微妙同时又非常真实的心情吗? 唐朝任蕃夜宿台州巾子峰禅寺,在寺墙上题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他走出几十里路后,觉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贴切,更符合现实,忙返回寺院修改。谁知到了寺院,他发现早有人把“一”字改为“半”字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炼字趣话 北宋范仲淹曾写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来为东汉隐士严子陵的祠堂作记。友人李泰伯看后,夸云山、江水等句立意宏伟,气势不凡。但“德”字略显局促,换“风”字会更合适。范仲淹反复吟咏,果真韵味无穷,大喜而改之。 有一天,苏轼出游到某地,当地有一位青年拿着自己的诗来求教。其中有一句“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苏轼一看,心想,明显有错误嘛:明月怎么会叫呢,黄狗再小,也不能卧在花心上啊。这与事实不符,所以改成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苏轼得知当地有种小鸟叫明月,有一种小虫被称为黄犬,才知自己改错了,于是登门致歉。 据《唐诗纪事》等记载,唐朝有位名叫齐己的诗僧,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这样的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提出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好,因为“一枝开”与“早梅”的诗意更加贴切。齐己深以为然,立即下拜,尊奉郑谷为“一字师”。 元朝著名诗人萨都剌,有两句诗常常被人们赞扬: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后来他听说山东有一位老人对这两句诗有不同的看法,便专程去拜访。老人见诗人登门,便直率地说:“前一句用‘闻’,后一句用‘听’,都是用的耳朵,不是太单调了吗?” 萨都剌觉得老人的意见很中肯,便请教说:“依你看,怎么改好呢?”老人说:“唐朝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句子,把‘看’借来代替‘闻’字不好吗?”萨都剌非常叹服,急忙上前施礼,称老人为自己的“一字师”。其实,好些诗人、作家都注意锤炼词句。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曾打动了多少读者!张先的“沙上并禽池上眠,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 * 氤氲书香篇 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氤氲书香篇 相传,北宋声誉斐然的文学家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诗。苏小妹说出“清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成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者加‘映’,即成为‘清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为下品。苏东坡认真思考后,得意地说:“有了,‘清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二 句式的选择 趣味开篇 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拍掌称妙。 苏小妹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清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么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清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妥。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整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我们也可以做类似的游戏。如果炼字到这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