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因工程 第八章 体力工作负荷
第八章 体力工作负荷 一、人体活动力量 (2)手的操纵力 坐姿手操纵力 规律: 右手力量大于左手; 拉力大于推力; 向下的力略大于向上的力; 向内的力略大于向外的力。 立姿手操纵力 规律:手臂的最大拉力产生在肩的下方180°的方位上, 手臂的最大推力则产生在肩的上方0°方向上。 卧姿手操纵力 下图不同肘角伸臂的臂力测定及最大臂力值如表1。 一、体力工作负荷定义 一、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人在基础条件下(清醒、静卧、空腹、室温20°)所必须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是以单位时间、单位体表面积消耗的能量来表示B,KJ/(m2. h)。 基础代谢的计算公式 基础代谢量 =基础代谢率平均值(B)×体表面积(S)×持续时间(t) =BSt 其中:体表面积( m2 ) S=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安静代谢-作业或劳动前,仅仅为了保持身体各部分的平衡及某一姿势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安静代谢率记为R,R=1.2B。 安静代谢量=1.2BSt 能量代谢量-人体作业或运动时消耗的总能量, 它与劳动强度直接有关。 能量代谢量=安静代谢量+作业代谢量 二、能量代谢率 1、相对能量代谢率RMR “相对代谢率”来消除个体间的差异,记为RMR RMR=作业代谢率/基础代谢率 =(能量代谢率-安静代谢率)/基础代谢率 用RMR衡量劳动强度比较准确。 能量代谢率=安静代谢率+作业代谢率 =1.2×基础代谢率+ RMR×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1.2+RMR) M= (RMR+1.2)B 2、相对能量代谢率资料如表 三、氧耗 (1)氧债及其补偿 人体作业开始时,呼吸和循环系统不能马上工作,肌肉处于缺 氧状态。这种氧需与供氧之差为氧债。 (2)氧耗量的测定与计算 人体的能耗与氧耗成正比。可以从人体消耗的氧量上反映能量代谢。 “相对代谢率” RMR可以通过氧耗计算: RMR=(作业耗氧量-安静耗氧量)/基础代谢耗氧量 作业时耗氧量可以在作业中直接测定。通过呼出的气体的化学成分分析。 基础代谢耗氧量可以通过体重、身高计算的体表面积查表8-7得。 一、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及紧张程度。 强度不同,能量消耗不同。 用能量消耗(相对代谢率)或劳动强度指数作为劳动强度分级的指标。 二、国外的劳动强度分级 国外常用标准以能量消耗(相对代谢率)为分级标准。 以相对代谢率为分级标准,典型代表是日本能率协会的标准。 日本劳动强度分级 以氧耗量、心率等为分级标准,典型代表是国际劳工局1983划分的标准。 三、我国的劳动强度分级 1997年,我国制定按劳动强度指数划分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该标准以劳动时间率和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为标准制定。 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 I=T×M×S×W×10 I:劳动强度指数 T: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内净作业时间/工作日总工时 M:8小时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J/min.m2) S:性别系数,男性为1,女性为1.3 W:体力劳动方式(搬1,扛0.4,推/拉0.05) 平均能量代谢率M 将各工种一个工作日内的各种活动和休息加以归类,求出各项 活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计时间,得出 总的能量消耗值,在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 量代谢率。 一、体力疲劳 1、定义 操作者在进行体力作业过程中,出现劳动机能衰退,作业能力下降,并伴有疲倦感等自觉症状的现象。 2、特点 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还包括大量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心理上的某种不适应或不满会提前加速疲劳的出现。 3、分类 局部疲劳和全身疲劳。 二、 疲劳的产生 1、工作过程的四个阶段 工作适应期 最佳工作期 疲劳期 疲劳过度积累期 2、疲劳产生的原因 三、疲劳产生的机理 物质积累理论 肌肉疲劳主要是肌肉中的ATP、CP含量下降,糖元分解成 乳酸,并大量积累在肌肉和血液中,使人的体力衰竭。 中枢变化理论 作业过程中,除了ATP、CP浓度和肌糖元含量下降,伴随血 糖的降低,抑制了大脑活动水平,引起大脑兴奋性降低。 六、 降低疲劳的途径 1、改善工作条件 (1)合理设计工作环境 照明、色彩、噪声、振动、微气候的改善。 (2)改进设备和工具,提高自动化程度 (3)改进工作方法 采取合适的工作姿势 采用经济作业速度 选择最佳的作业方法(搬运方法和操作的合理化) 2、合理确定休息时间和休息方式 (1)休息时间的确定 德国学者E.A米勒:一般人可以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办公自动化教程》第3章:Windows_XP的操作.ppt
- 《图形与界面设计Illustrator》第一讲 Illustrator 基础知识.ppt
- 《图形与界面设计Illustrator》第五讲 颜色与上色.ppt
- 《大学生职业指导》系列讲座 第三讲 职业兴趣.ppt
- 《大学生职业指导》系列讲座 第四讲 了解自我价值.ppt
- 《图形与界面设计Illustrator》第六讲 对象的高级填充.ppt
- 《图形与界面设计Illustrator》第七讲 对象处理与指令操作.ppt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 第八讲 课程回顾.ppt
- 《图形与界面设计Illustrator》第四讲 对象的编辑.ppt
- 《工业设计概论》第一章 设计与工业设计.ppt
- 物理(云南卷)(考试版A4) .docx
- 广州花都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七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广州花都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物理(云南卷)(考试版A4).docx
- 广州天河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docx
- 坐标测量机试题及答案.docx
- 地形数字测绘试题及答案.docx
- 地铁服务试题库及答案.docx
- 花店与茶馆合作合同.docx
文档评论(0)